籃球比賽場地在1891年籃球運動發(fā)明之后,從1892年到1895年有九人制與五人制兩種規(guī)格,1895年增加罰球區(qū)與罰球線,同時限定男子比賽上場球員各為五人;女子球員上場比賽各為九人,直到1948年才采用各為五人。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男子籃球首次比賽,時隔40年之后的1976年加拿大蒙特婁奧運會,才有女子籃球比賽。
土質(zhì)地面的籃球場優(yōu)點就在于施工簡單,只要有一塊平整土地就可以了。其的缺點就是地面容易受天氣影響,雨后被踩的坑坑洼洼地就沒有辦法再打籃球了,而且刮風天氣也容易有較大的灰塵,導致不能正常地運動。
水泥地面:水泥地面的籃球場現(xiàn)今還是比較常見的,在縣市一級的城市農(nóng)村里的許多學校,籃球場都是用水泥來做地面的。記得我從小學到高中的籃球場都是水泥地面。水泥地面的籃球場優(yōu)點是它的地面要比土質(zhì)地面的平整和不易破壞,受天氣影響較小,相對是比較耐用的。但其缺點是地面比較硬,彈性不好,運動期間很容易使跌到的運動員受到較嚴重的擦傷或者震傷等。
柏油地面:當前的許多中小型城市里的學校,有許多籃球場地用的是柏油地面,這樣看上去干凈整潔,而且地面有一定的彈性,使得運動員在跌倒時不會受到較大的傷害。但是這樣的地面在夏天溫度較高時基本上不能使用了,因為瀝青會被炎熱的陽光烘烤軟了,籃球撞擊在上面都會粘上許多柏油,而人踩在上面也會粘些柏油。所以現(xiàn)今在有許多室外籃球場館也不再使用柏油來做地面,出現(xiàn)在室內(nèi)籃球運動場館的還是有一些的。
塑膠地面:塑膠籃球場這些年逐漸火爆起來了,廣泛地受到各個學校及其他單位的喜愛。原因無它,容易施工,無污染。日常使用中比較方便維護,無論室內(nèi)外都可以使用,且不受天氣環(huán)境的影響。由于塑膠具有較好的彈性,使得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會因為地板太硬導致受傷情況的發(fā)生。正是因為這些優(yōu)勢,使得塑膠籃球場被稱為全天候運動籃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