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茅臺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機密加以保護。2001年,茅臺酒傳統(tǒng)工藝列入首批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批準將“茅臺酒傳統(tǒng)釀造工藝”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01年3月29日,茅臺酒被批準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1-2] [49] 。2013年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調整“茅臺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稱和保護范圍。 [4]
2021年,網傳茅臺將取消拆箱令的消息引起坊間熱議。對此,貴州茅臺企業(yè)負責人回應稱拆箱令取消的消息屬實。 [42] 2023年6月10日,北京茅臺文化體驗館揭牌。
三高是指飛天茅臺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fā)酵、高溫餾酒。飛天茅臺酒大曲在發(fā)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fā)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曲發(fā)酵過程中可優(yōu)選環(huán)境微生物種類,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
高溫堆積發(fā)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fā)酵為經典和獨創(chuàng)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飛天茅臺酒高溫堆積發(fā)酵是飛天茅臺酒網絡利用自然微生物,進行自然發(fā)酵生香的過程,也是形成飛天茅臺酒
主要香味物質的過程,其堆積發(fā)酵溫度高達53℃。通過高溫堆積發(fā)酵,形成飛天茅臺酒特殊芳香物,也通過微生物細胞蛋白產生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
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飛天茅臺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飛天茅臺酒的蒸餾餾酒溫度高達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主要目的一是分離飛天茅臺酒經發(fā)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發(fā)酵過程中的副產物或不利物質或低沸點物質,是飛天茅臺酒飲用不口干、不上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貴州茅臺酒獨產于中國貴州仁懷,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在南越國(今茅臺鎮(zhèn)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后此酒受到漢武帝的稱贊,并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據清代《舊遵義府志》所載,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 贊茅臺“酒冠黔人國”。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性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性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性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叭A茅”就是現在的茅臺酒的前身。
國家名酒真?zhèn)舞b別的一般方法
(1)看瓶形
國家名酒除所用的瓶子用料考究、制作精致外,有許多名酒都采用獨特的瓶型。例如,茅臺酒多年來一直使用乳白色圓柱形玻璃瓷瓶,瓶身潔白光滑,無雜質;五糧液的瓶形有鼓形瓶和晶質瓶兩種,瓶底和瓶身有五糧液酒專利字樣;瀘州老窖特曲使用的是異形瓶,瓶底有瀘州老窖酒廠專利瓶字樣。其他名酒形外觀也各有特點。凡不符合該名酒酒瓶特點者,肯定是假貨。
(2)查瓶蓋
國家名酒的瓶蓋大都使用金屬防盜蓋,并且瓶蓋的材質優(yōu)良,制作精湛,形狀一致,一扭即斷。蓋上文字圖案清晰工整,封口嚴密,不松不漏。而假貨瓶蓋一般是用手工制作,封品不嚴密,常有松動漏酒現象,且文字圖案不清晰,易脫落,蓋口不易扭斷。
(3)看包裝
國家名酒包裝精致,紙質優(yōu)良,多數使用進口紙;包裝制作和標貼印刷規(guī)范精美,凹凸版印刷,圖案文字清晰鮮明,套色準確,裁邊整齊。假貨一般紙質較粗糙,圖案文字不夠清晰,色彩不夠協調,套色不正,無凹凸印刷或印刷的凹凸感不明顯。
(4)看防偽標志
國家名酒有些已在包裝或瓶蓋上使用激光全息防偽標志、熒光防偽標志、溫度防偽標志或仿形防偽技術等。例如茅臺酒的防偽圖案有“飛上”和“五角星”兩種,均采用激光全息防偽標志,從不同角度看,會呈現不同的色彩,而且只能使用一次,開啟后就不能復原再用。注意用真品上的防偽標志與待鑒品對照比較,就可鑒別真?zhèn)巍?
(5)品嘗比較
各種國家名酒都有各自的色、香、味和風格特點。但不論哪種名酒,都具有酒液清澈,香氣幽雅,入口甘洌,醇和凈爽,甜而不膩,苦不持久,辣不嗆喉,酸而不澀的優(yōu)點。假貨不具備這些優(yōu)點,而且多數香味刺鼻、入口嗆喉、有雜味等不正常口感。其共同手法都是以一般白酒充當名酒,故品嘗結果沒有所冒充名酒的獨特之處。
有些國家名酒工藝獨特,例如董字牌董酒,生產過程加入某些中藥成分,品嘗時應股獨特的藥香味,如果品嘗時無這種藥香味,則肯定不是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