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專用電話場所設計要求
消防電話:用于消防控制室與建筑物中各部位之間通話的電話系統(tǒng)。由消防電話總機、消防電話分機、消防電話插孔構成。消防電話與普通電話分開的專用獨立系統(tǒng),一般采用集中式對講電話。
消防電話總機:在多線制消防電話系統(tǒng)中,每一部固定式消防電話分機占用消防電話主機的一路;總線制消防電話總機是一種新型的火警通信設備,通過兩總線、24V電源線與電話模塊、電話插孔、電話分機一起構成的火災報警通信系統(tǒng)。
消防電話分機:固定式消防電話分機有被叫振鈴和摘機通話的功能,與消防電話主機配合使用;手提式消防電話分機插入插孔即可呼叫主機,便于攜帶。
設置場所
消防電話的總機設在消防控制室,是消防電話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防電話分機設置在建筑物中各關鍵部位(如消防水泵房、發(fā)電機房、配變電室、計算機網絡機房、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防排煙機房、滅火控制系統(tǒng)操作裝置處等),能夠與消防電話總機進行全雙工語音通信;消防電話插孔安裝在建筑物各處,插上電話手柄就可以和消防電話總機通信。
設計要求
消防專用電話線路的可靠性關系到火災時消防通信指揮系統(tǒng)是否暢通,故新《火規(guī)》強調消防專用電話系統(tǒng)應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系統(tǒng),就是說不能利用一般電話線路或綜合布線網絡(PDS系統(tǒng))代替消防專用電話線路,消防專用電話網絡應獨立布線。
消防控制室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
為了確保消防專用電話的可靠性,消防專用電話總機與電話分機或插孔之間的呼叫方式應該是直通的,中間不應有交換或轉接程序,即宜選用共電式直通電話機或對講電話機。
火災時,與消防作業(yè)的主要場所的通信一定要暢通無阻,以確保消防作業(yè)的正常進行,故規(guī)定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消防水泵房、發(fā)電機房、配變電室、計算機網絡機房、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防排煙機房、滅火控制系統(tǒng)操作裝置處或控制室、企業(yè)消防站、消防值班室、總調度室、消防電梯機房及其他與消防聯動控制有關的且經常有人值班的機房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應固定安裝在明顯且便于使用的部位,并應有區(qū)別于普通電話的標識。
2、設有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或消火栓按鈕等處,宜設置電話插孔,并宜選擇帶有電話插孔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
3、各避難層應每隔20m設置一個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或電話插孔。
4、電話插孔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宜為1.3-1.5m。
5、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企業(yè)消防站等處是消防作業(yè)的主要場所,故新《火規(guī)》強調應設置可直接報警的外線電話。
餐廳、廚房的防火要求有哪些
(1)餐廳內不得亂拉臨時電氣線路,如需增添照明設備以及彩燈一類的裝飾燈具。應按規(guī)定安裝。餐廳內的裝飾燈具,如果裝飾件是由可燃材料制成的,其燈泡的功率不得超過60W。
(2)餐廳應根據設計用餐的人數擺放餐桌,留出足夠的通道;通道及出入口必須保持暢通,不得堵塞,舉行宴會和酒會時,人員不應超出原設計的容量。
(3)如餐廳內需要點蠟燭增加氣氛時,必須把蠟燭固定在不燃燒材料制作的基座內,并不得靠近可燃物。供應火鍋的風味餐廳,必須加強對火爐的管理。液化石油氣爐,禁止使用;酒精爐和木炭爐,慎用;使用固體酒精燃料,比較。餐廳服務員在收臺時,不應將煙灰、火柴梗卷人臺布內。
(4)廚房內易燃氣體管道、法蘭接頭、儀表、閥門必須定期檢查,防止泄漏;發(fā)現易燃氣體泄漏時,首先要關閉閥門,及時通風,并嚴禁明火和啟動電源開關。
(5)樓層廚房不應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燃氣管道應從室外單獨引人,不得穿過客房或其他公共區(qū)域。
(6)廚房內使用的絞肉機、切菜機等電氣機械設備不得過載運行,并防止電氣設備和線路受潮。
(7)油炸食品時。鍋內的油不要超過2/3,以防食油溢出,遇明火燃燒。
(8)工作結束后,操作人員應及時關閉廚房的所有閥門,切斷氣源、火源和電源后方能離開。
(9)廚房內抽煙罩每日擦洗一次,煙道每半年清洗一次。
(10)廚房內除配置常用的滅火器材外,應配置石棉毯,以便撲滅油鍋起火。
總平面布局
建筑的總平面布置要滿足城市規(guī)劃和消防的要求。
1、是要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生產經營規(guī)模、建筑高度、建筑體積及火災危險性等,從周圍環(huán)境、地勢條件、主導風向等方面綜合考慮,合理選擇建筑物位置。
2、是要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劃分生產區(qū)、儲存區(qū)(包括露天存儲區(qū))、生產輔助設施區(qū)、行政辦公和生活福利區(qū)等。同一企業(yè)內,若有不同火災危險的生產建筑,則應盡量將火災危險性相同的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以利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便于管理。
3、是為防止火災因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熱影響而導致火勢向相鄰建筑或同一建筑的其他空間蔓延擴大,并為火災撲救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在總平面布置中,應合理確定各類建(構)筑物、堆場、貯罐、電力設施及電力線路之間的防火距離。
4、是要根據各建筑物的使用性質、規(guī)模、火災危險性,考慮撲救火災時所必需的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撲救面。
建筑結構防火
建筑結構的是整個建筑的生命線,也是建筑防火的基礎。
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是研究建筑防火措施、規(guī)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相應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據。
在建筑防火設計中,正確選擇和確定建筑的耐火等級,是防止建筑火災發(fā)生和阻止火勢蔓延擴大的一項治本措施。
對于建筑物應選擇哪一級耐火等級,應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和規(guī)模及其在使用中的火災危險性來確定,如性質重要、規(guī)模較大、存放貴重物資,或大型公共建筑,或工作使用環(huán)境有較大火災危險性的,應采用較高的耐火等級,反之,可選擇較低的耐火等級。
當遇到某些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達不到規(guī)范的要求時,可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解決。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適當增加構件的截面積;對鋼筋混凝土構件增加保護層厚度;在構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火保護層;對鋼梁、鋼屋架及木結構做耐火吊頂和防火保護層包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