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分類
1、普通機床:包括普通車床、鉆床、鏜床、銑床、刨插床等;
2、精密機床:包括磨床、齒輪加工機床、螺紋加工機床和其他各種精密機床;
3、高精度機床:包括坐標鏜床、齒輪磨床、螺紋磨床、高精度滾齒機、高精度刻線機和其他高精度機床等;
4、數(shù)控機床:數(shù)控機床是數(shù)字控制機床的簡稱;
5、按工件大小和機床重量可分為儀表機床、中小型機床、大型機床、重型機床和超重型機床;
6、按加工精度可分為普通精度機床、精密機床和高精度機床;
7、按自動化程度可分為手動操作機床、半自動機床和自動機床;
8、按機床的控制方式,可分為仿形機床、程序控制機床、數(shù)控機床、適應控制機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統(tǒng);
9、按加工方式或加工對象可分為車床、鉆床、鏜床、磨床、齒輪加工機床、螺紋加工機床、花鍵加工機床、銑床、刨床、插床、拉床、特種加工機床、鋸床和刻線機等。每類中又按其結構或加工對象分為若干組,每組中又分為若干型;
10、按機床的適用范圍,又可分為通用、專門化和專用機床。
輔助運動主要包括刀具或工件的快速趨近和退出、機床部件位置的調整、工件分度、刀架轉位、送夾料,啟動、變速、換向、停止和自動換刀等運動。
評價機床技術性能的指標終可歸結為加工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加工精度包括被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質量和機床的精度保持性。生產(chǎn)效率涉及切削加工時間和輔助時間,以及機床的自動化程度和工作可靠性。這些指標一方面取決于機床的靜態(tài)特性,如靜態(tài)幾何精度和剛度;而另一方面與機床的動態(tài)特性,如運動精度、動剛度、熱變形和噪聲等關系更大。
檢查:
1)操縱手柄、伐門、開關等是否靈活、準確、可靠。
2)防護、制動(止動)、聯(lián)鎖、夾緊機構等裝置是否起作用。
3)校對機構運動是否有足夠行程,調正并固定限位、定程擋鐵和換向碰塊等。
4)由機動泵或手拉泵潤滑部位是否有油,潤滑是否良好。
5)機械、液壓、靜壓、氣動、靠模、仿形等裝置的動作、工作循環(huán)、溫升、聲音等是否正常。壓力(液壓、氣壓)是否符合規(guī)定。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開始工作。
凡連班交接班的設備,交接班人應一起按上述(9條)規(guī)定進行檢查,待交接班清楚后,交班人方可離去。凡隔班接班的設備,如發(fā)現(xiàn)上一班有嚴重違犯操作規(guī)程現(xiàn)象,必須通知班組長或設備員一起查看,并作好記錄,否則按本班違犯操作規(guī)程處理。
在設備檢修或調整之后,也必須按上述(9條)規(guī)定詳細檢查設備,認為一切無誤后方可開始工作。
工作后
1、將機械、液壓、氣動等操作手柄、伐門、開關等板到非工作位置上;
2、停止機床運轉,切斷電源、氣源;
3、清除鐵屑,清掃工作現(xiàn)場,認真擦凈機床。導軌面、轉動及滑動面、定位基準面、工作臺面等處加油保養(yǎng);
4、認真將班中發(fā)現(xiàn)的機床問題,填到交接班記錄本上,做好交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