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是屏具的總稱,包括由多扇組成,可以折迭或向前兜轉的“圍屏”和下有底座的“座屏風”。 古代屏風還可細分為地屏、床屏、梳頭屏、燈屏、掛屏。地屏主要分為座屏和落地屏。地屏形體大,多設在廳堂,一般不會移動;座屏即插屏式屏風,是把把單獨屏風插在一個特制的底座上。
座屏有獨扇、三扇、五扇等奇數規(guī)格,獨扇座屏與底座可連可卸,可卸的稱為“插屏式座屏風”。床屏形體較小,多與床榻結合使用;梳頭屏是用于梳妝用的小型屏鏡;燈屏多為燈遮風的小屏風;掛屏為明末才開始出現的一種掛在墻上作裝飾用的屏牌,大多成雙成對,四扇為四條屏等,到清朝后此種掛屏十分流行,至今仍為人們喜愛。
中國傳統(tǒng)的室內空間有特色、突出之處就在于綜合運用隔扇、屏風、罩、博古架、分隔空間,這樣就既會有隔開的小空間又會增加空間的層次變化。這種方式形成的空間往往隔而不斷,而家具自身的通透形態(tài)也有著與它們相協調的空間滲透作用,進而共同營造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靈動的空間意境。這種虛擬空間的方式在國外的室內環(huán)境很少見。善于運用軟性隔斷是中國古典建筑室內空間設計藝匠的一份寶貴遺產!
在現代室內若要營造中式的裝飾風格,中國傳統(tǒng)的木結構建筑仍然能為人們提供設計的元素。傳統(tǒng)的雕花窗曾是室內設計活躍的設計元素,它既是實用品又是很好的裝飾品?,F代設計師可以根據雕花窗的保存程度,作不同的使用功能:保存較好的畫,可作為室內的二層窗,如有破損可以做小的修補,然后掛在墻上作為掛飾;更有甚者,把雕花窗覆上玻璃,拿來作為茶幾使用,雕花窗板的再次利用,使這一民間工藝在現代居室里重放光華。這些傳統(tǒng)的元素不僅為現代室內環(huán)境營造了濃濃的古典氣氛,而且還能享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