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舊廢銅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含銅量低,舊廢銅通常與其他材料混合在一起并且必須將其從這些廢料中分離出來;不可預知性,材料的供應天天變化,這樣處理起來就比較困難;舊廢銅分散在各個地方,而不像原始礦石或新廢銅那樣集中于某一特定地點。這樣一來,舊廢銅通常是被當作垃圾掩埋而不是被回收。不過,一直高居不下的銅價正在為從廢棄物中收集銅的增加動力。
舊廢銅就是我們比較熟知的,使用過或廢棄的廢銅,由于年限過久而達到使用極限的銅材料,我們又可以根據(jù)不同制品中廢銅含銅量的差別,來進行進一步的劃分:
1、 1號廢銅:這類廢銅中銅含量是多的,至少有99%,像生活中常見的電纜線、沖孔屑、線結節(jié)等。
2、 2號廢銅:銅含量至少為96%,主要是一些重廢銅、線或者結節(jié)。
3、 低銅:低銅的含量相較于前兩種更少,大概為92%左右,不過成分是以純銅為主。
4、 黃銅制品:黃銅制品中主要是混合合金,其中銅的含量在61%左右。
5、 含銅廢品 :除了以上種類外,所以含銅,但含量過低的材料則都屬于含銅廢品一類了。
第六類、2號紫雜銅
1.主要包括混雜純銅廢碎料,不包含銅合金。
2.含銅量為95%,小含量93%。
3.焊接加工廢銅不可以含有太多的鉛和錫。
4.油、鋼、非金屬廢料過多。
5.帶非銅接頭的銅管或含有殘留物的銅管。
6.燒過或絕緣的銅線、毛絲、燒過的脆銅線、泥土等。
第十一類、黃銅廢碎料
1.生產(chǎn)制造及鑄造黃銅時,所形成廢料雜。
2.一級:單一型號的黃銅廢料,構件、邊角廢料等不同的形狀的廢料,且不能含有粉沫、車屑等其它夾雜物低于2%。
3.二級:同一名稱的黃銅廢碎料,如普通黃銅廢碎料、鎳黃銅廢碎料等,包含廢零部件、邊角余料等不同的形狀的廢碎料,不可以包含夾雜物小于2%。
4.三級:不同名稱的混合黃銅廢碎料,包括了廢零部件、邊角余料等各類廢碎料,其夾雜物低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