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舊廢銅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含銅量低,舊廢銅通常與其他材料混合在一起并且必須將其從這些廢料中分離出來;不可預(yù)知性,材料的供應(yīng)天天變化,這樣處理起來就比較困難;舊廢銅分散在各個地方,而不像原始礦石或新廢銅那樣集中于某一特定地點。這樣一來,舊廢銅通常是被當(dāng)作垃圾掩埋而不是被回收。不過,一直高居不下的銅價正在為從廢棄物中收集銅的增加動力。
第四類、特種紫雜銅
1.主要包括銅加工廠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邊角切頭、廢次材、半成品、電纜、廢料等全銅廢料。
2.允許報廢的全銅裸線和銅管等全銅產(chǎn)品,但不允許出現(xiàn)水垢、油漬、涂層等。
3.銅廢料中,不能包含任何的雜質(zhì)。
4.也不許包含毛絲、車屑、磨屑和厚度小于1mm的銅板。
第七類、1號銅米
1.主要包括1號外露、無鍍層、無合金廢電纜的銅米。
2.標(biāo)準(zhǔn)含銅比例為99%,不包括毛絲。
3.不包括錫、鉛、鋁、鐵以及其他金屬雜物。
4.無絕緣物,不包含其他雜質(zhì)。
第八類、2號銅米
1.一級:主要包含無合金材料的廢電纜銅米。
a) 含銅量為99%,不含其它非金屬和絕緣物。
b) 金屬材料雜物,的限制量如下:鋁0.05%、鎳0.05%、鐵0.05%、錫0.25%、銻0.01%
2.二級:通常指的是用2號無合金廢電纜,制作加工出來的銅米。
a) 含銅量為97%。
b) 金屬雜物鋁含量不能超過0.5%。
c) 其它金屬或絕緣等雜物均不能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