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木家具發(fā)展至今,已形成風格多樣、品種完備、檔次齊全的大市場格局。多元化的市場在提供豐富選擇的同時,也派生出魚龍混雜、良莠難分的問題。作為顧客,購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實木多用于用料較少的品種和局部,而且貴重木材很少使用實木。例如實木餐椅比較常見,但一般是中的用進口櫸木,中檔的用楓木、樺木、國產櫸木,被利用來瞞天過海,不得不防。
現代板式家具飾面材料很多,其中木皮和貼紙均很常用,但檔次就完全不同。木皮家具富有天然質感,美觀耐用、但價格相對較高,而貼紙家具易磨損、怕水、不堪碰撞,但價格低廉、屬于大眾化產品。一些磨損程度不大、不近水源的家具品種也以貼紙為主,如鞋柜、書柜等。
顧客光顧家具店,會看到價格牌上諸如“胡桃木地柜”、“櫻桃木茶幾”、“櫸木餐椅”等說明。這時候,弄清楚是實木、木皮還是貼紙,就非常關鍵。實木、貼木皮的可以稱為“櫻桃木家具”,但貼紙的就只能叫“櫻桃木紋家具”,否則就屬魚目混珠之舉。
明清家具分為京作、蘇作和廣作。京作指北京地區(qū)制作的家具,以紫檀、黃花梨和紅木等硬木家具為主,形成了豪華氣派的特點。蘇作指蘇州地區(qū)制作的家具,歷史悠久,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qū),是明式家具的發(fā)源地,尤以明式黃花梨家具馳名。它的特點是造型輕巧雅麗,裝飾常用小面積的浮雕、線刻、嵌木、嵌石等手法,喜用草龍、方花紋、靈芝紋、色草紋等圖案。廣作指廣州地區(qū)制作的家具,其大發(fā)展是在清中期以后。廣作家具的特點是,用料粗壯,造型厚重。
明代時期家具的特色可用三大點來概括:
——普遍采用較硬質的樹種制作各式硬木家具。
——不加油漆罩染,充分體現木材原有的紋理和色澤。
——采用木構架的結構,很注意家具的造型
富麗堂皇的清代清式家具以裝飾見長,繁瑣堆砌。因其生產地區(qū)風格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有代表性的可分為蘇作、京作和廣作。蘇作繼承了明式家具的特點.精巧簡單,不求裝飾;廣作很注重雕刻裝飾,追求華麗;京式則重蠟工,結構用鰾、鏤空。清代家具工藝在乾隆時期盛極一時,出現了許多能工巧匠和的民間藝人,所制造的高級玲瓏的家具,裝飾華貴、風格獨特、雕刻精巧,極富欣賞價值。但清化的家具往往只注重技巧,一味追求富麗華設,繁瑣的雕飾往往破壞整體感,而且造型笨重,觸感不好,更不利于清潔,這是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