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板式家具飾面材料很多,其中木皮和貼紙均很常用,但檔次就完全不同。木皮家具富有天然質(zhì)感,美觀耐用、但價格相對較高,而貼紙家具易磨損、怕水、不堪碰撞,但價格低廉、屬于大眾化產(chǎn)品。一些磨損程度不大、不近水源的家具品種也以貼紙為主,如鞋柜、書柜等。
顧客光顧家具店,會看到價格牌上諸如“胡桃木地柜”、“櫻桃木茶幾”、“櫸木餐椅”等說明。這時候,弄清楚是實木、木皮還是貼紙,就非常關鍵。實木、貼木皮的可以稱為“櫻桃木家具”,但貼紙的就只能叫“櫻桃木紋家具”,否則就屬魚目混珠之舉。
楸木
是江北種面臨絕種的優(yōu)質(zhì)名貴木材。紋理清晰,結(jié)構(gòu)細而勻,耐腐朽強,不變型,不開裂,無異味。明式家具里面有大量的楸木材質(zhì)制作的家具。既具備所有紅木家具的實用、觀賞、保值升值的特點,又具備紅木因水土不服、干裂、變型、開縫所達不到的品質(zhì)。
北歐
主要指歐洲北部四國丹麥、瑞典、挪威、芬蘭的室內(nèi)與家具設計風格。由于這五個國家靠近北極,氣候寒冷,森林資源豐富,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室內(nèi)裝飾風格。北歐家居回歸自然,崇尚原木韻味,外加現(xiàn)代、實用、精美的藝術(shù)設計風格,反映出現(xiàn)代都市人進入后現(xiàn)代社會后的另一種思考方向。北歐風格的基本精神就是:講求功能性,設計以人為本。北歐家具外形簡潔有力度,色澤自然,崇尚原木韻味,體現(xiàn)了北歐居民對高品質(zhì)生活的追求。
一些年代久遠、頗具收藏價值的老家具是古玩愛好者的“眼熱之物”。不過,在這些藏品中,不乏贗品。為防止“打眼”以下5種鑒別古老家具贗品的方法不妨一試。
1、看包漿是否自然:一般的老家具在使用者手經(jīng)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xiàn)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品中的包漿要么不自然,要么在家具上不常撫摸的地方也有包漿。
2、看家具的底板和抽屜板:老桌子的底板和抽屜板有一股仿不像的舊氣。其中有一點很重要,要看舊家具的明榫,舊式家具的榫眼都是方的,鎖住榫頭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即可說明是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3、看木紋:有些家具表面會出現(xiàn)高低不平的木紋,但要看這些木紋是否是用鋼絲刷硬擦出來的。
4、看翻修痕跡: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后,原有的椅圈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釘眼,這種椅子就是老的,只要將椅子翻過來就可以看到這些眼子。
5、看雕刻:從風格和雕刻水平上考察。老式家具在制作時因工時比較寬,工匠的心態(tài)也相當平靜,所以老式家具一般要經(jīng)過精雕細刻,家具顯得圓潤自然。而如今新仿的家具,加工者為了降低成本,往往趕時間,這在雕刻上會露出馬腳,尤其在中式家具中,顯得圓不夠順暢,方不夠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