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件家具的好壞有三點,一看材質(zhì),二看款式,三看工藝。一件用材講究、施藝用心的紅木家具,始終從“型、材、藝、韻”著眼,追求紅木家具的整體美,打造集實用價值、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為一體,而收藏紅木家具也應(yīng)以“型、材、藝、韻”為參考要素,這才是一種健康的收藏心態(tài)。
正因為老紅木的許多性能,如富含蠟質(zhì),紫紅色澤,近似于紫檀,因此老紅木和黃花梨、紫檀并列為明清時期宮廷的三種專用木材。
之所以有老紅木的說法,就是因為砍伐后的長年累月間,紅木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也悄悄的發(fā)生著變化,結(jié)構(gòu)會越來越緊密,硬度和相對密度越來越高,抗變形能力也越來越強。表現(xiàn)在色彩、紋理等特性上與新紅木也有很大差別。
普通家具來,幾年價值就基本歸零了,甚至可能還要花錢雇人去扔掉。而紅木家具,卻是越用越值錢、越老越值錢。
2010年12月5日,北京保利拍賣清代紫檀雕云龍紋寶座,成交價元;2010年12月12日,南京正大拍賣明代黃花梨交椅,成交價元;2013年6月4日北京保利,拍賣清代紫檀高浮雕九龍西番蓮紋頂箱式大四件柜,成交價元用了幾百年之后,還能動輒賣到幾千萬元,估計在家具里也只有紅木家具能有此殊榮了。
看紅木家具的底板和抽屜板。比如老的桌子和悶戶柜等,底板和抽屜板就有一股仿不像的舊氣。也有涂啞光黑漆的,但沒有火氣。再則看抽屜側(cè)板,在側(cè)面應(yīng)該有倒角線以免傷手。還有一點很重要,看明榫,過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鎖住榫頭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就說明是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