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到1930年,家具貴黑不貴黃,不管什么木材,里外都涮成黑色冒充紫檀,碰到這類家具,如果打開柜門,有一股馨香味或者沒有味,那就有點意思了;如果柜門一打開,不是油漆味就是說不上來的怪味,不用說就是做舊處理的。
三、家具的雕刻,雕刻過的家具自然比沒有雕刻的家具搶手,價格也昂貴得多,明代家具雕刻比較簡單,也少有雕刻,清朝早期和中期的家具雕刻精細美觀,不說令人嘆為觀止吧,也真的有點讓后人莫及,清晚期的家具雕刻就粗糙,力度不足,民國家具的雕刻吸收了西洋的文化。雕刻也有手工和機器工之分,手工雕刻的痕跡難免高低不平,磕磕碰碰,機器工就要流暢的多,也平整的多,老家具的雕刻是不記工時的,現(xiàn)在的家具講的是計件,也都是機器工,古舊家具雕刻基本是使線條統(tǒng)一,裝飾也和時代的追求相協(xié)調。
面對紅木家具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紅木家具,很多消費者都感覺無從下手。什么樣的紅木家具才是有價值?更具體的說,什么樣的紅木家具才能夠世代相傳、保值升值?
概括起來,一套具有價值的紅木家具,是型、材、藝、韻的完美結合體,具備稀缺珍貴的原材料,優(yōu)美流暢的造型、精湛的制作工藝以及無窮的古典韻味幾個核心要素。
真材實料是基礎
材質是紅木家具的價值體現(xiàn)為重要的核心要素,按照紅木國標定論,紅木家具一般是指用紫檀木,酸枝木、花梨木、雞翅木等硬木材制成的家具。原材料的不同,價格上也有差異,其中紫檀木、黃花梨、酸枝木作為紅木中的,用它們制成的紅木家具,價格自然而然其中貴的。例如大紅酸枝和緬甸花梨同一款式的家具其價格相差是好幾倍,所以要重點看是否真材實料、是否符合該材質的顏色紋理特征,材料有無摻假,有無白皮等。在購買紅木家具時,一定要買到優(yōu)質正宗的紅木材料做成的家具才是真正意義的紅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