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禮是慶賀幼兒周歲生日的主要禮儀,這種禮儀在我國北齊(550-577年)時期就已存在,稱作“試兒”。到了宋朝時期(960-1279)更加盛行,稱作“拈周試睟”,后來在民間稱作“抓周”。嬰兒一周歲時,親朋一般饋贈禮物。富裕人家設“周歲宴”,席間陳設書畫、硯筆、刀劍、算盤、秤尺等器具讓小孩揀取,視其喜愛,預卜日后。
給孩子剪發(fā)時要把百匯到前額的頭發(fā)留下來,謂之“桑麥”即漢族之劉海的意思。把其余頭發(fā)全部剪下來后,把它團成一個小圓球,配以青銅小飾件或古銅錢,以及貝殼、珍珠和綠松石等飾品,縫在孩子的后衣領(lǐng)上,再把銅錢用皮條繩串起來,并在其一端系上小銅鈴鐺或箭矢,做成一尺多長的兩三根皮條串子,系于小孩后衣領(lǐng)上的發(fā)球團上面。
長尾巴: 中國古典的民間俚俗用法,用來稱呼小孩子或尚未結(jié)婚年輕人的生日。 北方和南方都有這樣的說法,通常是指長輩對晚輩說過生日。 16歲成年,是重要的生日,以后父母就會說每一年長一次尾巴。 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是從前醫(yī)藥不發(fā)達,嬰幼兒夭折率高,民間傳說把小孩名字取得越難聽,越能長命百歲。 二是為長輩做生日是很正式的事情,小孩子過生日就不必那么講究排場啦。 所以家中長輩叫過生日或做壽,至于小狗子們就叫做長尾巴了。
虛歲
從出生時起便算1歲。 [2] 虛歲從一算起,逢新年長一歲,遵農(nóng)歷(陰歷)。 [4] 例如2000年7月1日出生,2000年當年為一歲,2001年大年初一為兩歲,2002年大年初一為三歲。
實歲
又稱“年歲”,按照出生年份計算。 [2] 按實歲記,一個人到出生的第二年,才算一歲。 [3] 例如2000年7月1日出生,2000年當年為零歲,2001年大年初一為一歲,2002年大年初一為兩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