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廢金屬回收之后,里面含有很多的可以再生的資源,所以,一般的廢金屬在進行融化分離之前,對廢金屬的成分做個分析檢測。
金屬材料的硬度檢測對應(yīng)的國家標準:
GB/ T230. 1 —2004 《金屬洛氏硬度試驗第1 部分: 試驗方法》
GB/ T231. 1 —2002 《金屬布氏硬度試驗第1 部分:試驗方法》
GB/T4340. 1 —1999 《金屬維氏硬度試驗第1 部分: 試驗方法》
GB-1818-94《金屬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方法》
GB/T 17394-1998 《金屬里氏硬度試驗方法》
GB/T 18449.1-2009 《金屬材料努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
GB/T 4341-2001《金屬肖氏硬度試驗方法》
GB/T 4342-1991《金屬顯微維氏硬度試驗方法》
金屬制品使用過程中的新舊更替現(xiàn)象是必然的,由于金屬制品的腐蝕、損壞和自然淘汰,每年都有大量的廢舊金屬產(chǎn)生。如果隨意棄置這些廢舊金屬,既造成了環(huán)境的污染,又浪費了有限的金屬資源。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估算:回收一個廢棄的鋁質(zhì)易拉罐要比制造一個新易拉罐節(jié)省20%的資金,同時還可節(jié)約90%~97%的能源。回收1t廢鋼鐵可煉得好鋼0.9t,與用礦石冶煉相比,可節(jié)約成本47%,同時還可減少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梢姡瑯淞⒖沙掷m(xù)發(fā)展的觀念、加強垃圾的分類處理、回收并循環(huán)利用廢舊金屬有著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再生鐵金屬原料來自四面八方,往往是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混雜物,而且夾雜有塑料、橡膠、油漆、油脂、木料、泥沙、織物等。在冶煉前必須進行以下流程:
1.分類:由于原料來源混亂、材料性質(zhì)駁雜,必須采用人工進行分類整理歸置,以便于后期工作的進行;
2.解體:許多物料必須拆分解體,才能將其中的再生鐵部分分解出來,也利于人工篩除其他雜質(zhì);
3.篩分:篩除其他雜質(zhì)或磁選出鐵成分;
4.壓塊:使用HDYJ金屬壓塊機(包括金屬屑壓塊機、金屬打包機)將在生鐵物料作壓塊處理,以便于儲運及減少回收再利用過程中運輸、冶煉的損耗。
此外,根據(jù)不同的生產(chǎn)需求,還要進行破碎、干燥、預(yù)焚燒、脫脂磨細等生產(chǎn)工序。
混雜過于嚴重的合金廢料,則用作重新冶煉提取金屬的原料。 [2]
廢舊物資在我國稱為第二資源,在國外稱為二次原材料。二次原材料的回收運用不僅可以節(jié)約物資消耗,降低費用開支,在一些缺少原材料而工業(yè)卻很發(fā)達的國家里,甚至把它當作國家經(jīng)濟展開的一項戰(zhàn)略方針。如民主德國從全國各地所回收、運用的二次材料,在全國的原材料供應(yīng)中已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