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柜,亦稱中藥櫥、藥柜子、藥斗子,貼墻擺放;其高不過鼻(1.60米,我國普通人身高為1.60—1.80米),寬不超臂展長度(兩臂伸展寬度1.70米)。有“平視觀上斗,展手及邊沿”的特點。
瓶柜,即擺放貯藥瓶的藥柜,高約60厘米,左右前后寬度與斗柜相等,座放于斗柜之上,與斗柜構成一整體,表面裝有透明玻璃的開門,內(nèi)設自下而上階梯狀兩層平臺,臺上擺放藥瓶,臺內(nèi)隔開,構成暗柜,前面為暗柜掀門,門上加有暗鎖,門下設有一透氣縫隙。其特點是瓶柜擺放藥瓶整潔而醒目、暗柜放置相對且取便。
我國中藥柜家具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結(jié)構方式。各種榫卯做法不同,應用范圍不同,但它們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體構造的“關節(jié)”作用。
中藥柜幾十種不同的“榫卯”,按構合作用來歸類,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
一類主要是作面與面的接合,也可以是兩條邊的拼合,還可以是面與邊的交接構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帶榫”、“扎榫”等。
另一類是作為“點”的結(jié)構方法。主要用于作橫豎材丁字結(jié)合,成角結(jié)合,交叉結(jié)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雙榫”、“雙夾榫”、“勾掛榫”、“鍥釘榫”、“半榫”、“通榫”等等。
還有一類是將三個構件組合一起并相互連結(jié)的構造方法,這種方法除運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聯(lián)合結(jié)構外,都是一些更為復雜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見的有“托角榫”、“長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中藥柜的價值莫過于此,透過專門的榫卯工藝將各大小木件結(jié)合為一個整體,使之固定牢固,經(jīng)久耐用、不變形,使用外觀效果與時俱進,隨著社會需求發(fā)展不斷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