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物都應當建造在的地層上,結構物的荷載都由它下面的地層來承擔。受結構物影響的那一部分地層稱為地基,結構物與地基接觸的部分稱為基礎。
當天然地基在不能滿足承載力和變形的設計要求時,需對地基進行人工處理,這個工作稱為地基處理或地基加固。地基處理的對象是軟弱土地基和土地基。
軟弱土地基系指主要由軟土(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雜填土或其他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而土地基系指濕陷性黃土、膨脹土、欠固結土、可液化土及季節(jié)性凍土等帶有地區(qū)性特點構成的地基。
采用露天敞坑放坡開挖,在遇地下水位較高或松軟地層放坡開挖有困難時,使用支撐或噴射混凝土護壁來保障基坑開挖,然后在整平的巖土地基上砌筑基礎,這種基礎稱為明挖基礎。
重視對工程影響區(qū)域內的巖土層分布狀況的勘察巖土工程措施是在三維區(qū)域內實施,如錨桿、錨索以及防護樁等,其可靠性與穿越的每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及其分布狀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