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鋼含碳量0.55%,熱處理多采用調質,55鋼含碳量大,淬火后硬度高些(HRC63左右)。
2、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55#鋼為高強度中碳鋼,經處理后有高的表面硬度和強度,但塑性、韌性較差,切削加工性能中等,焊接性、淬透性差,水淬具有形成裂紋的傾向。
3、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
與普通碳素結構鋼比較,硫、磷及非金屬夾雜物含量較低的鋼。按碳含量和用途不同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等3類,主要用于制造機械零部件和彈簧等。
4、執(zhí)行標準:執(zhí)行國標GB/T699-1999標準。
5、參考對應鋼號:中國GB 55;俄羅斯ГОСТ 55;美國ASTM 1055,UNS G10500;英國BS 1C55/070M55/060M57;法國NF 1C55/XC55/XC48TS/CC55;德國DIN 1C55/CK55/CM55;日本JIS S55C/S58C;國際ISO C55E4/Type SC/Type DC。
6、交貨狀態(tài):以不熱處理或熱處理(退火、正火或高溫回火)狀態(tài)交貨。要求熱處理狀態(tài)交貨的應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熱處理交貨。
7、熱處理規(guī)范:正火,820℃;淬火,820℃;回火,600℃。金相組織:索氏體。
該鋼是由電爐、平爐或純氧轉爐煉鋼法制造的全靜鋼,具有加工性優(yōu)良、金相組織均勻的特點。該鋼價格便宜,加工容易,適合于高頻淬火、火焰淬火等表面硬化處理。該鋼含碳量(質量分數,%)≥0.4,耐磨性優(yōu)良,但延展性減少,淬火易變形和開裂,故淬火極為重要,且回火后必須急冷,以避免發(fā)生回火脆性。該鋼切削困難,需進行球化處理改善切削性能,原則上回火到硬度19~22HRC,以利于機械加工。
8、特性及適用范圍:
55鋼為高強度中碳鋼,經處理后有高的表面硬度和強度,但塑性、韌性較差,切削加工性能中等,焊接性、淬透性差,水淬具有形成裂紋的傾向。55鋼一般在正火或淬火后使用,用作要求較高的強度和耐磨性或彈性、動載荷及沖擊負荷不大的零件,如齒輪、輪緣、扁彈簧、曲軸等,也可作鑄件。
9、用途:軸類零件的功用、結構特點及技術要求。軸類零件是機器中經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來支承傳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