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輪底酒
占產量10%,這里又分為特殊調味酒(多輪次發(fā)酵)和一般調味酒。酒度73度以上,己酸乙酯5g/L以上,個別達10g/L以上,這類酒酸、酯含量高,濃香、糟香、窖底香突出,口味醇厚但燥辣。雙輪底糟蒸餾時通過細致的量質摘酒,可以摘出不同風格的優(yōu)質調味酒,如濃香調味酒、醇香調味酒、醇甜調味酒、濃爽調味酒等。這些酒通過一定的貯存期,在調味過程中,能克服基礎酒中的許多缺陷,可使成品酒窖香濃郁、醇厚綿甜、豐滿細膩、余香幽長,要根據基礎酒的具體情況,恰當使用,作為酒的基酒使用。
長期以來,濃香型白酒一直占據著白酒消費的主流市場。伴隨釀酒技術和工藝的不斷進步與創(chuàng)新,白酒香型日漸增多、各種流派相繼涌現,其中濃香型白酒“濃郁”與“淡雅”兩大流派分流之勢已日趨明朗。通過從影響白酒風格的環(huán)境、原料、設備、工藝入手,圍繞“濃郁”與“淡雅”兩大流派在生產工藝和產品風格上的特點與差異,結合近年來市場需求和消費觀念的轉變,進行一番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證明:香氣幽雅細膩、入口柔和綿甜、入喉圓潤舒暢、飲后舒適且副作用小,將成為今后白酒產品的創(chuàng)新方向。未來白酒市場必將遵循”師法自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形成多香型、多流派、多風格、多特色和諧共生的全新產品格局。
醬香型白酒原料為“沙”,沙是仁懷地區(qū)土話,指的是紅纓子糯高粱。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過八次發(fā)酵,每次發(fā)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經過反復發(fā)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jié)。
風格——酒品的風格是對包括酒品的色、香、味、體的品質的評價。同一類酒中的每個品種之間都存在差別,每種酒的獨特風格應是穩(wěn)定的,各種名貴的酒品無一不是以上乘的質量和獨特的風格,而受到廣大飲者的喜愛的。品評酒品風格使用突出、顯著、明顯、不突出、不明顯、一般等詞語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