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多為滌絲紡面料,市面上的一般為210T滌絲紡、190T滌絲紡,質(zhì)量好壞以其厚度和經(jīng)緯密度為標準,防水面料技術指標以防水程度為準。也有廠家為增強美觀、手感,在外帳上涂有硅膠,看起來有半透明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這類帳篷會比較輕。 防水僅是外表涂AC或PU。一般只是用于兒童或游戲帳類。 防水300mm一般用于沙灘帳/遮陽帳或者是干旱少雨用的棉布帳防水800mm-1200mm用于常規(guī)的簡單宿營類的帳篷。 防水1500mm-2000mm用于比較中檔的帳篷,需要旅游多日。 防水3000mm以上一般是專業(yè)的帳篷,采取耐高溫/耐寒冷等技術處理過的。
穹頂型帳篷:大部分的四季帳篷都采用了圓潤的球形頂設計。穹頂避免了在帳篷頂部出現(xiàn)平面并且不易積雪,而且這種設計也能更好的抗風,還能提供足夠高的內(nèi)部空間。營房帳:三季帳采用了營房帳的設計形式。這種形式的帳底面為矩形,帳體窄,呈長條形。營房帳所使用的支撐桿和面料都較少,整體呈楔形。但是它的頂面較平,容易積雪,一旦遇到強降雪容易造成帳篷的垮塌。
施工型 我國施工帳篷早期是由戰(zhàn)時需要,軍需帳篷興起,由于其具有結(jié)實耐用,面料合適,造價不高,適應各類地形,也成為施工帳篷,工程帳篷的帳篷類型,現(xiàn)代施工帳篷的雛形即為此。 (1)帳篷規(guī)格:常見規(guī)格5×10、5×8、5×6、5×4、3×4、2×3。 (2)帳篷結(jié)構(gòu)合理,使用可靠,可同時承受8級風和8厘米厚積雪荷載。 (3)帳篷采用鋼架結(jié)構(gòu),構(gòu)造簡單,展收方便,20分鐘左右/4人即可架設或撤收完畢。 (4)帳篷(布包+鋼架共二件),包裝體積0.8立方米。
飛墊:在帳篷屋頂上,再另鋪設的墊子,以遮避強烈的日光。即第二層屋頂 主繩:又稱柱繩。由支柱兩端分出,作用為避免支柱傾斜,并以釘子固定。 角繩:由帳篷布幕之四角延伸出來,并以釘子固定。 腰繩:由帳篷布幕之屋頂?shù)走呇由斐鰜?,并以釘子固定?釘子:也叫地釘,用于插入地面、以固定繩索和帳篷布幕之底邊。有木制。金屬制及合成樹脂制。 木錘或鐵錘:將釘子打入地面時使用。以木頭或金屬制成活扣,附于主繩或角繩之零件。纜繩穿過其間的兩個小孔,移動即可控制纜繩。 袋子:將布幕和支柱、釘子、木錘收好的布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