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翻譯碩士的初試科目包括:政治、翻譯碩士德語、德語翻譯基礎、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在備考過程中,除了需要不斷鞏固語言基礎,還應系統(tǒng)地、有針對性地提高專業(yè)水平,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為了幫助大家更地備考,北鼎教育結合多年的輔導經(jīng)驗和學員實際案例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幾個難點和誤區(qū)。
一、 德語中的人名和地名
我們經(jīng)常在政經(jīng)類文章和時事新聞中遇到要翻譯人名或地名的情況,基本思路是“音譯并括號加注”。如果是國際知名人物、政府重要領導人,我們則要使用國內主流媒體慣用的寫法,比如歐盟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德國賽車手米克·舒馬赫(Mick
Schumacher)。而對于地名,像國家、首都、主要的國際大都市這樣的常識類詞匯更不應該出錯。
二、 數(shù)字的中德轉換
首先,不同于我們的“萬進制”,德語在表述大數(shù)字時以三位為基礎加以間隔,依次累加(千Tausend、百萬Million、十億Milliarde、萬億Billion、一千兆Billiarde)。
其次,德國在數(shù)字表達方面雖同英語一樣以三位為基礎,但逗號(Komma)和句號(Punkt)的作用是截然相反的,即句號是個位以上的三位分隔符,而逗號則用于分隔個位與小數(shù)點。
三、 德語中的“英語借詞”(外來詞)
德語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一直受到其它外語的影響,特別是在詞匯方面。與德語同屬印歐語系的英語,它們在詞形和語法上都有著較大的相似性,許多考生在已經(jīng)受到英語熏陶的情況下,會忽略掉兩者之間的差異。比如部分的外來詞在原有詞形或發(fā)音的基礎上發(fā)生了細微變化:ClubèKlub,
MarketèMarkt, trendèTrend, sportèSport
部分外來詞的語義也會發(fā)生變化。比如德語中的Job一般指兼職工作,而在英語中指代所有能夠獲得報酬的機會??偨Y來說,對于外來詞,需要從發(fā)音、詞性、單復數(shù)、含義等方面來綜合學習。
另一方面,在考試中(中翻德)能否使用英語詞匯,我們應區(qū)分來看。《德語翻譯基礎》主要分為兩種題型:詞條翻譯和篇章翻譯。對于詞條翻譯,請務必用德語譯法進行作答,比如“電子商務”(der
elektronische
Gesch?ftsverkehr)不能寫為E-commerce;而在篇章翻譯中,尤其是科技類的文章,個別詞匯是可以使用英語表達的,大家可以在平常的閱讀中多留心積累。
四、 常見的詞匯/語法錯誤
篇章翻譯和寫作這兩種題型都要求扎實的基本功,但考生往往在基礎的詞匯或語法點上翻車。總結來說:
拼寫(如下圖中的“供應鏈”Lieferkette和“發(fā)電廠”Kraftwerk)
2. 詞性(der/die/das分不清楚)
3. 介詞(+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
4. 語序(由于從句太長或者插入語,動詞放錯了位置)
很多考生在備考時花費過多的時間鉆研高級詞匯或語法,但卻忽視了基礎的知識。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從細微處入手。
五、 表達的多樣性
中翻德的關鍵得分點之一是豐富的表達,除了要提升詞匯量,平常也應在句型轉換方面多下功夫。這里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六、 備考建議
1. 語言基本功
詞匯和語法:北外出題經(jīng)??疾旖x詞辨析或常見搭配,并且建議考生平時多關注新聞中的熱點詞匯、積累常用成語熟語的翻譯,積累德國國情中特有的一些詞匯的說法。語法涉及知識點較多,考生應夯實基礎,注重細節(jié)。一般來說容易出錯的包括時態(tài)、語態(tài)、“性數(shù)格”、動詞變位等等。剛開始備考時,可以從專四/專八詞匯和《標準德語語法》開始復習。
閱讀:平時可以用專八或德福中的閱讀題來練習,多看德語原版文章。做題時要統(tǒng)籌考慮時間和正確率,可以先快速通讀一遍全文,瀏覽題目,然后帶著題目中問題或關鍵詞回到文章中找相應的句子或段落。
寫作:以論述題為主。文章結構要清晰,有開頭,主體和結尾,可以背一些固定句型。
2. 練習材料的選擇
篇章翻譯涉及的主題多為當年的熱點話題,比如:“國際沖突”、“環(huán)?!薄ⅰ皻W盟反恐”、“新冠肺炎”、“非政府組織”、“保時捷召回柴油機汽車”、
“德國國家電動汽車計劃”、“人工智能”等等。大致可分成以下幾個主題:文化娛樂、教育培訓、經(jīng)濟貿易、科學技術、人與自然、政治外交。題材以德國/中國的熱點事物為重點,大家平時可以多多關注中德兩國的時事新聞和民間的學術、文化、經(jīng)濟等交流,和中國駐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德語國家)大使的演講、訪談都是非常優(yōu)質的練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