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是由膠乳制造的,膠乳中所含的非橡膠成分有一部分就留在固體的天然橡膠中。一般天然橡膠中含橡膠烴92%-95%,而非橡膠烴占5%-8%。由于制法不同,產(chǎn)地不同乃至采膠季節(jié)不同,這些成分的比例可能有差異,但基本上都在范圍以內(nèi)。
蛋白質(zhì)可以促進橡膠的硫化,延緩老化。另一方面,蛋白質(zhì)有較強的吸水性,可引起橡膠吸潮發(fā)霉、絕緣性下降,蛋白質(zhì)還有增加生熱性的缺點。
按橡膠的外觀形態(tài):橡膠可分為固態(tài)橡膠(又稱干膠)、乳狀橡膠(簡稱乳膠)、液體橡膠和粉末橡膠四大類。
根據(jù)橡膠的性能和用途:除天然橡膠外,合成橡膠可分為通用合成橡膠、半通用合成橡膠、專用合成橡膠和特種合成橡膠。
根據(jù)橡膠的物理形態(tài):橡膠可分為硬膠和軟膠,生膠和混煉膠等。
按性能和用途分:通用橡膠和特種橡膠。
天然橡膠可分為標準膠(又稱顆粒膠)、煙膠片、濃縮膠、白縐膠片、淺色膠片、膠清橡膠和風干膠片等,常用的是標準膠和煙膠片。標準膠分為一級(SCR5)、二級(SCR10)、三級(SCR20)、四級(SCR50)四個等級,煙膠分成1-5號煙膠片(RSS1-RSS5)五個等級。
線型結構:未硫化橡膠的普遍結構。由于分子量很大,無外力作用下,呈細團狀。當外力作用,撤除外力,細團的糾纏度發(fā)生變化,分子鏈發(fā)生反彈,產(chǎn)生強烈的復原傾向,這便是橡膠高彈性的由來。
支鏈結構:橡膠大分子鏈的支鏈的聚集,形成凝膠。凝膠對橡膠的性能和加工都不利。在煉膠時,各種配合劑往往進步了凝膠區(qū),形成局部空白,形成不了補強和交聯(lián),成為產(chǎn)品的薄弱部位。
交聯(lián)結構:線型分子通過一些原子或原子團的架橋而彼此連接起來,形成三維網(wǎng)狀結構。隨著硫化歷程的進行,這種結構不斷加強。這樣,鏈段的自由活動能力下降,可塑性和伸長率下降,強度,彈性和硬度上升,壓縮變形和溶脹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