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是世界上生產(chǎn)效率的產(chǎn)油植物。在馬來西亞,目前每公頃油棕多可生產(chǎn)大約5噸的油脂,每公頃油棕所生產(chǎn)的油脂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馬來西亞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頃平均產(chǎn)量是4.5噸毛棕櫚油。
棕櫚油含均衡的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酯。50%的飽和脂肪酸,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10%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人體對棕櫚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過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樣,棕櫚油本身不含有膽固醇。
棕櫚油在常溫下呈半固態(tài),其稠度和熔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市場上常把低酸值的棕櫚油叫做軟油,高酸值的油則叫做硬油。
在貯藏期間,在工廠真空干燥工段后面可裝冷凍機,使油在進入儲罐之前,溫度降到45-50℃。油裝進罐后,對罐內(nèi)充入惰性氣體(二氧化碳、氮氣)。也可以在油中加入些抗氧化劑,鈍化微量金屬,以消除油脂貯藏過程中的氧化作用。另外,采用大容器儲油時,氧化作用亦能控制,也減少裝卸時油的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