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花轎是婚俗文化的具體表現(xiàn),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性,而且還有著獨特的趣味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此習(xí)俗雖被彩車迎親所取代,然而,這一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風(fēng)情,卻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舊時,由于交通不發(fā)達,婚姻嫁娶,均以轎代步,一是顯得隆重氣派,二是表示熱鬧喜慶。花轎也稱彩轎,即以紅色綢緞做成轎衣,在四周用彩線繡出“百年好合”、“花好月圓”、“龍鳳呈祥”、“雙燕齊飛”等喜慶圖案,再套上木轎即成。抬花轎的人數(shù),一般為4個人,也有8個人的,轎前轎后對半,并配有彩旗、嗩吶、銅鑼、高燈等隨轎物件。 二、抬花轎的類別 抬花轎分平抬、鬧抬、戲抬3種。要求步調(diào)一致,行動統(tǒng)一?;閼c行路途中,如遇轉(zhuǎn)彎、溝坎等障礙時,那么前行轎夫就會喊出各種“彩頭”來提示后方的隊伍。
顛轎,迎娶花轎在前往男家途中,轎夫唱顛轎曲,喊顛轎號子,故意把轎子顛來顛去,讓新娘坐不穩(wěn)而難受。目的有二:其一,讓新娘感悟坐花轎如人生,人生道路不會是筆直平坦、四平八穩(wěn)的,也會有曲折、顛簸和艱辛,要有應(yīng)對挑戰(zhàn)、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準備;其二,新娘要迅速反映過來,這是轎夫故意所為,是變相向新娘討要紅包,新娘要趕緊打發(fā)紅包,否則,這個顛轎過程會更長更劇烈。
結(jié)婚坐花轎很有講究說法
1、顏色為紅 新人不可一同乘坐
古代的花轎是用來把新娘送到新郎家的,顏色一般都采用喜慶的大紅色,上面掛上各樣的點綴來裝飾。由于新郎新娘在此時還沒有成親,所以不可以一起乘坐花轎,新郎一般都是騎馬去接新娘,不可以一起坐在轎子上。
2、不可空著 抬轎人需為雙數(shù)
抬婚禮花轎的人員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四到六個人,保持雙數(shù)。抬轎子的人一般都是青壯年男人,保證體力充沛。去女方家的時候轎子不要空著,一般都會找一個小男孩壓轎子,保證婚禮的吉祥喜氣。
3、選材講究 圖案寓意要吉利
選擇轎子的材質(zhì)的時候要注意,為了讓整體看起來更美觀,建議大家選擇紅色的綢緞。綢緞上可以繡上圖案,大多數(shù)人選擇繡上“喜”字,除此之外一些吉祥的牡丹花也是很好的,有早生貴子的含義。
4、工藝講究 木材結(jié)實輕便
選擇轎子的材質(zhì)時也要格外注意,選擇上等的材質(zhì),畢竟轎子代表了新人的地位,所以材質(zhì)選擇上等的,上面可以雕上吉利的圖案,象征著婚姻的和睦美滿。
現(xiàn)代人結(jié)婚有一個習(xí)俗,新娘出門腳不能沾地,要新郎公主抱上樓或者背上樓。這個習(xí)俗可以說也是古代人流傳下來的,新娘上轎和下轎腳不能沾地,也是要由父兄或新郎或抱或背進出花轎,其寓意就是不能將地面的晦氣帶進新郎家。
其次,新娘進轎前就要蒙上紅蓋頭,在轎子里也不能取下來,新娘更不能掀開轎簾子放眼窗外,還要注意手腳不能伸出轎外。
此外,有些地方還有顛轎的習(xí)俗,原因是大家對新娘子都很好奇,通過顛轎迫使新娘子能伸出頭或手,以便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