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轎,迎娶花轎在前往男家途中,轎夫唱顛轎曲,喊顛轎號子,故意把轎子顛來顛去,讓新娘坐不穩(wěn)而難受。目的有二:其一,讓新娘感悟坐花轎如人生,人生道路不會是筆直平坦、四平八穩(wěn)的,也會有曲折、顛簸和艱辛,要有應對挑戰(zhàn)、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準備;其二,新娘要迅速反映過來,這是轎夫故意所為,是變相向新娘討要紅包,新娘要趕緊打發(fā)紅包,否則,這個顛轎過程會更長更劇烈。
坐花轎是中式婚禮中迎送新娘的重要習俗,我們今天用婚車接送新娘也來源于此,甚至中文“轎車”這個稱呼也來自“花轎”。抬花轎是婚嫁文化習俗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著獨特的趣味性。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發(fā)達,婚禮嫁娶均以轎代步,一是顯得隆重氣派,二是表示熱鬧喜慶?;ㄞI也稱彩轎,即以紅色綢緞做成轎衣,在四周用彩線繡出“百年好合”、“龍鳳呈祥”、“花好月圓”、“雙燕齊飛”等喜慶圖案后,套上木轎即成。抬花轎者一般為4人,也有8人,轎前轎后各半,并配有對彩旗、對嗩吶、對銅鑼、對高燈等隨轎而行。
華麗至極的古代花轎
在中國古代,有些花轎的形制樣式精美絕倫、巧奪天工。在浙江省博物館中,就有一架號稱“鎮(zhèn)館之寶”的清金箔貼花花轎,也叫“萬工轎”,是清末民初的寧波式花轎。清金箔貼花花轎之所以又稱“萬工轎”,顧名思義,是因為制造這架花轎時耗費了一萬多個工時,十幾個工人花費了約摸十年的時間才將其制作完成。
這架花轎是我國現(xiàn)存蕞豪華的花轎,遠遠望上去金碧輝煌,仿似是一座豪華的宮殿。這座花轎全身沒有使用一顆釘子,都使用榫卯結構來聯(lián)結,耗費了巨大的精力和財力、物力。清金箔貼花花轎的轎頂上是立體的、用錫制成的綻放的紅蓮;花轎轎身上雕刻有二百五十個人物,還有24只鳳凰,38條龍,54只仙鶴,74只喜鵲,92只獅子和124處石榴百子等,精妙絕倫,巧奪天工。
八抬大轎當街走,這樣的中式婚禮讓人著實羨慕。
“坐轎子,扇扇子,榮華富貴一輩子!……”一頂喜氣洋洋的“八抬大轎”出現(xiàn)在民俗大街,在熱鬧的鼓樂聲中緩緩而行,一位穿著古裝的中年女子邊扶著花轎邊唱著小調。一對新人大喜的日子,他們用抬轎的迎親方式,為自己留下美好的記憶。
走在隊伍前面的四人舉著紅色喜牌,上面分別寫著“趙府”、“迎親”等字樣。后面緊跟著四個吹鼓手,搖頭晃腦,賣力地吹著。再往后,就是八個轎夫抬著的花轎。轎頂扎著5個紅綢大花球,轎身用紅底金線繡著龍鳳呈祥圖案,連轎夫們扛在肩頭的轎桿和連接處的繩子,都被涂上了紅色。整個花轎遠遠看去,一片大紅,很是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