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即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于一體,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嶄新技術。用戶在家中可以享受IPTV服務。IPTV既不同于傳統(tǒng)的模擬式有線電視,也不同于經典的數字電視,因為傳統(tǒng)的模擬電視和經典的數字電視都具有頻分制、定時、單向廣播等特點。盡管經典的數字電視相對于模擬電視有許多技術革新,但只是信號形式的改變,而沒有觸及媒體內容的傳播方式。
IPTV前端要具有并完成節(jié)目采集與存儲和服務兩種功能。節(jié)目采集包含節(jié)目的接收、節(jié)目的壓縮編碼或變換編碼及格式化、加密和數字版權管理(DRM)打包、以及節(jié)目生成等。節(jié)目存儲和服務則完成對節(jié)目采集程序處理后生成的節(jié)目的大規(guī)模存儲或播送服務。這里的播送服務不僅要將加密的視音頻流媒體節(jié)目以IP單播或組播的方式,從視頻服務器播送出去,而且還要對用戶或用戶終端設備進行認證,并從DRM授權/密鑰服務器向被認證的用戶或用戶終端設備傳送DRM授權/密鑰,使用戶能夠對已接收的加密視音頻流媒體節(jié)目進行解密和播放。
IPTV用戶端可以采用多種接入方式,常使用的方法是ADSL接入方式,也可以采用光纖電路的接入方式。用戶在家中只要安裝了寬帶,通過電視機和IPTV機頂盒就可享受到IPTV的全部精彩內容。如果用戶端有電腦,還可以在看電視的同時進行網上沖浪。IPTV平臺通常有以下幾種接入方式,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適合的接入方式。
IPTV網絡系統(tǒng)是由IP骨干網、IP城域網、有線電視前端或電信中心站以及相應的寬帶接入網絡完成的。骨干網和城域網的基本任務是對以IP單播或組播方式發(fā)送的視音頻流媒體節(jié)目流進行路由交換傳輸。有線電視前端或電信中心站則根據相應的寬帶接入網絡,將IP視音頻流媒體節(jié)目流以IP over DOCSIS或IP over DSL的方式,通過放在有線電視前端的CMTS鑒定或電信中心站的數字用戶線接入復用器(DSLAM)設備,向用戶發(fā)送出去。
衛(wèi)星擴播電視信號的極化方式。
衛(wèi)星電視信號的極化方式有四種:右旋圓極化、左旋圓極化、垂直極化和水平極化。因前兩種極化不常用,現只介紹垂直極化(V)和水平線極化(H)的接收方式。
垂直極化和水平極化的接收,是改變饋源的矩形(長方形)波導口方向來確定接收的是垂直極化或水平極化。當矩形波導口的長邊平行于地面時接收的是垂直極化,垂直于地面時接收的是水平極化。極化方向(極化角)又因地而異有所偏差。因為地球是個球體,而衛(wèi)星信號的下行波束卻是水平直線傳播,這就造成不同方位角所收的同一極化信號有所不同,所以地理位置不同,所接收的信號極化方向也有所偏差。饋源的長形波導口(極化方向)將不完全垂直或水平于地面。調整極化方向時應注意這一點。
“無鍋衛(wèi)星電視接收機”其實就是DTMB地面無線數字電視接收系統(tǒng),接收效果與發(fā)射臺的距離、中間遮擋物多少有關。 由于衛(wèi)星電視接收常采用拋物面天線,而拋物面天線的反射面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鐵鍋外形相似,因此人們將拋物面天線稱為衛(wèi)星“鍋”或“鍋蓋”天線,簡稱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