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的目視化管理
設備的管理除了建立系統(tǒng)的點檢保養(yǎng)制度外,還應對存放區(qū)域進行規(guī)劃、標識及目視化管理。設備的目視化管理以能夠正確地、率地實施清掃、點檢、加油、緊固等日常保養(yǎng)工作為目的。
①清楚明了地顯示出維護保養(yǎng)的部位。方法是對管道、閥門等分別用不同的顏色區(qū)別管理。
②能迅速發(fā)現(xiàn)溫度是否異常。方法是在馬達、泵上使用溫度感應標貼或刷涂溫度感應油漆。
③供給是否正常、運轉是否清楚明了?方法是在設備旁邊設置連通玻璃管、小飄帶、小風車等物。
④在設備蓋板的極小化、透明化上下工夫,特別是驅動部分,便于人們容易“看見”。
⑤標識出計量儀器的正常和異常范圍\管理界限,如綠色表示正常范圍,紅色表示異常范圍等。
⑥設備是否按要求的性能、速度在運轉?在設備上標注出應有的周期和速度。
2、模具、工裝夾具的目視化管理
①為了減少工具遺失的機會,可透過“工具模具離庫廣告牌”來掌握工具模具的動態(tài);
②刷上或貼上顏色,辨別工具模具身份;
③替工具模具建立一個溫件的“家“;
④用履歷表來掌握工具模具的使用情況。
3、物料的目視化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對消耗品、物料、在制品、產成品等進行目視化管理。對這些物品的放置,通常有以下四個地方:
①伸手可及之處; ②較近的架子、抽屜內; ③儲物室、貨架中; ④某個特定區(qū)域。
物料管理的目標是快速地弄清“什么物料”、“在哪里”、“有多少”,在必要的時候,必要的物料都能快速地取出放入。
物料目視化管理要點:
①明確物料的名稱及用途。方法是分類標識及用顏色區(qū)分。
②物料放置之處的判斷。方法是采用有顏色的區(qū)域及用不同的標識加以區(qū)分。 ③物料的放置能夠保證物料順利地先進先出。
④確定合理的庫存數(shù)量,只存放必要的數(shù)量,但要防止斷貨。方法是標識出在庫線、在庫線和下單線,明確一次下單數(shù)量。
⑤目視大容器內的容量用連通器的玻璃管刻度標示。
⑥目視物品是否采購,是否該補料。
⑦目視材料在哪里?方法是明確擺放位置,用顏色或標牌標示。
文章內容聲明:部分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wǎng)絡,我們整理發(fā)布存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將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