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管理。天氣干旱時適當(dāng)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田間切勿出現(xiàn)積水疏蕾去花。以地下根狀莖為收獲目標的黃精,在每年的5月中旬開始,要及時疏蕾去花,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促進地下根莖生長,提高產(chǎn)量,增加經(jīng)濟效益
遮蔭。3月底黃精即將出苗,若無蔭蔽物,5月初則需搭設(shè)蔭棚,棚高2 m,四周通風(fēng),調(diào)節(jié)其透光率在70%,到9月中旬左右除去蔭棚.病蟲害及其防治。依照克B4285-1989農(nóng)藥使用標準防治各種病蟲害,選擇合適農(nóng)藥,掌握適宜濃度、使用時間和使用次數(shù),降低農(nóng)藥殘留。
黃精幼苗期害蟲主要以地老虎、蠐螬為主,蟲害防治的有效方法是:用1.2%苦煙乳油500倍液、2.5%苦參堿乳油600倍液、27.5%油酸煙堿800倍液、0.3%印楝堿乳油400倍液噴霧灌根;或用敵百蟲混入香餌里,于傍晚堆放誘殺小地老虎。
《本草圖經(jīng)》:黃精,舊不載所出外郡,但云生山谷,今南北皆有之,以嵩山、茅山者為佳。三月生苗,高一、二尺以來。葉如竹葉而短,兩兩相對。莖梗柔脆,頗似桃核,本黃未赤。四月開細青白花如小豆花狀。子白如黍,亦有無子者。根如嫩生姜,黃色。二月采根,蒸過暴干用。今通八月采,山中入九蒸九暴作果賣,甚甘美,而黃黑色。江南人說黃精苗葉,稍類鉤吻,但鉤吻葉頭極尖而根細。蘇恭注云,鉤吻蔓生,殊非此類,恐南北所產(chǎn)之異耳。初生苗時,人多采為菜茹,謂之筆菜,味極美,采取尤宜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