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珊瑚葉片有效成分含量比根、莖高,因此,在生長期中,可將植株下 部濃綠的老葉摘下,曬干或直接加工成浸膏。一般秋季收割,將植株從離地面5-10厘米處割下,洗凈曬干即可入藥。亦可直接加工成浸膏,交制藥廠作為生產中成藥的原料。一般定植當年,每畝可產干品200-300千克,以后產量可逐年增高,每畝可產600千克以上。
草珊瑚耐陰性強,喜漫射光,所以宜選常綠闊葉林下種植。如在無蔭蔽條件的山坡、排田種植,可在田間間作玉米等高稈作物,利用高稈作物適當遮蔭。通過對間作作物的管理,既可促進草珊瑚的生長,又可增加經濟收入。草珊瑚年種下,第二年就可以采收。這些一米多高的都可以采收了,年初新種下的在那邊。”種植戶盧先生說,草珊瑚畝產750-800公斤,從第三年開始逐年增產,可達1500公斤;鮮品每公斤3元,干品則高達8元;年投入1500元,從第二年開始每年只用投入400元的維護和采集費用。盧挺平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種植草珊瑚投入成本相對較低,只需要每畝10-20元。以草珊瑚每畝收鮮品1500公斤來算,減去成本,一年有3000-4000元收入。
草珊瑚的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草珊瑚通常于3~4月從生長健壯植株上選取1~2年生枝條,剪成帶2~3節(jié),長10~15厘米插穗,捆成小把,將其基端置于0.05毫升/升3號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3分鐘,或在1毫升/升NAA溶液中快蘸后扦插。扦插30天左右生根,并開始萌芽。
2、播種繁殖:草珊瑚通常于2~3月播種,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厘米開深2~3厘米的播種溝,將種子均勻播于溝內,用火土灰或細土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畦面蓋草,并搭蔭棚。播種后約20天出苗,及時揭去蓋草。如果苗期管理精細,當年11~12月即可出圃定植。
3、分株繁殖:草珊瑚分株在早春或晚秋進行,先將植株地上部分離地面10厘米處割下入藥或作為扦插材料,然后挖起根蔸,按莖稈分割成帶根系的小株,按株行距20×30厘米直接栽植大田。栽植后需連續(xù)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成活后注意除草、施肥。此法簡便,成活率高,植株生長快,但繁殖系數低。
草珊瑚的果實和葉子通常都是跟著草珊瑚整株入藥來體現(xiàn)其藥用價值,具有清熱、、消腫止痛、的功效。
清熱是草珊瑚入藥以后的主要功效,它的新鮮葉子可以直接放在嘴里嚼服能,緩解口瘡,更能緩解聲音嘶啞。草珊瑚還能,它對人類的肺炎,氣管炎和急性闌尾炎以及扁桃體炎都有出色作用能讓炎癥很快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