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是我國歷史悠久但至清代起就已經湮沒的藥用,現(xiàn)民間仍有以子實體入藥,并有肝癌等有效的信息,但不知其正式學名、名稱。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采集到槐耳,經分離、純化菌種復栽子實體成功后,鑒定與考證學名為 TRAMETESROBINIOPHILAMURR,槐栓菌,是藥用的新品種槐耳的功效有:
1.能夠起到止血的作用,并且有癥的作用
2.可以增加自身的,減少外來疾病的入侵,特別是病毒性疾病。
3.能夠改變自身的體質,增加一些食欲,4.止痢、止血主要用于痔瘡引起的出血、便血等肛腸疾病,也可以用于痢疾、肝炎、肝癌,女性崩漏等疾病的輔助特別針對食欲不振,經常惡心乏力,有一定的作用。
槐耳:槐栓菌
界:菌物界(界)
科:多孔菌科
目:非褶菌目
綱:擔子菌綱
槐耳菌人工種植技術:槐耳菌人工進行種植的種植環(huán)境,菌包的質量,室內溫濕度,恒溫和通風光照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采用的是固體發(fā)酵法生產槐耳菌質,液體培養(yǎng)法生產菌絲體,液體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玉米粉2%,豆餅粉2%,pH5左右。溫度:27-28℃。種齡:96h。接種量:10%-15%。培養(yǎng)時間:6-7d。在上述適宜培養(yǎng)條件下,液體培養(yǎng)槐栓菌的菌絲干重基本穩(wěn)定在2g/100ml。
只在槐樹上生長的木耳就叫做“槐耳”,望文生義,就是生長在槐樹身上的木耳,其菌蓋普通都是半圓形的,像人類的耳朵,又喜歡生長在槐樹上,所以古人給它起了“槐耳”這樣一個形象的名字。成熟后的槐耳菌蓋呈棕褐色,帶有少量的環(huán)狀紋路。理論上說生長在槐樹身上倒不如說寄生于槐樹(包括槐、洋槐、刺槐等樹)身上,由于槐耳本就是一種寄生菌類。
在中國部藥典《唐本草》中就有記載:“槐耳,槐樹茵也”,并記載了關于“五耳”的內容。中國古人把那些長在桑樹、槐樹、楮樹、榆樹和柳樹的樹干上的菌類合在一同,總稱為“五耳”?;倍?,又稱槐菌,是“五耳”中的一員,是生長在槐樹樹干上的一種,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槐栓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