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沒有密 度儀的情況下,一張印好的產(chǎn)品放在看樣臺上,查看它的墨層印跡。若網(wǎng)點印得較飽滿,實地平服,然后拿起來,面對印品,在印品背面加光照狀況下用肉眼看印品,印品透射光下呈微透亮即可,完全不透一點亮說明墨層太厚,墨量太多,印刷品印出來以后再對照一下原稿或打樣的墨色是否一致,比已干燥的打樣稿略深一點點為佳),后以合適的墨量簽樣,正式開印。版面的墨量和水量的確定和平衡,要貫穿在整個印刷過程中。對于操作者來說是一個必須很好掌握的基本功。
或因水棍與印版滾筒間摩擦加劇,將印版上的網(wǎng)點殘留墨層破壞,致使該處網(wǎng)點版基被破壞,吸墨不足造成“條杠”。解決方法:調(diào)節(jié)水滾與印版滾筒壓力時,用0.15—0.2mm的塞尺插入其間測試壓力,以手感有摩擦阻力但仍能順利抽出為宜。上面的水輥壓力應(yīng)大于下面的水輥壓力,且兩頭壓力保持一致。
平版,凸版等印刷工藝,印品能否獲得均勻的墨色,膠輥的質(zhì)量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承印彩色印刷晶的機器上,一般裝有傳墨輥、勻墨輥和著墨輥三種,其中對墨色濃淡影響較大的是 傳墨膠輥和著墨輥。
在印刷中有各種方法,其區(qū)別是在加壓方式上,加印刷壓力的目的,是將油墨從印版或橡皮布上轉(zhuǎn)印到承印材料上,加壓部分就由印版滾筒、壓印滾筒組成,在膠印方法中就是由印版滾筒、橡皮滾筒、壓印滾筒以及其附屬設(shè)備組成,均稱為印刷部分。在印刷方法中,還有用物理的壓力由靜電壓而使油墨附著在承印材料上的靜電印刷法,在絲網(wǎng)印刷中用橡皮刮板進(jìn)行印刷的刮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