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舞獅對身體健康的好處
1、學習舞龍具有易開展、趣味性強、健身效果好的特點。舞龍既可以單人進行舞龍練習,提高舞龍的基本技術,發(fā)展身體素質,,又可以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質。
2、舞龍運動包括上肢的動作、下肢的步伐、驕健的身姿和優(yōu)美的隊形練習,是一項運動量大的全身運動,將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員終身健身運動的良好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通過民俗舞龍學員對舞龍技巧的學習和掌握,意在激發(fā)學員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的學習熱情,提高力量、靈敏、協調、耐力等身體素質,使學員掌握舞龍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員互助協作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民族。綜觀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龍表演,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常見的有火龍、草龍、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龍燈的節(jié)數一般為7節(jié)9節(jié)和13節(jié)。從久遠的年代起,舞龍活動經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舞龍不再是某一民族獨有的“自喻”項目,而是屬于各個民族的了。今天,在我們祖國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龍”已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征。舞龍的創(chuàng)造和流傳是全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一部分,為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所喜愛。 燈節(jié)中的花燈種類繁多,諸如花卉、蟲鳥、百獸,應有盡有,唯其中特出而又巨大的,則數“龍燈”。
今俗新年有“鬧龍燈”之戲。鬧龍燈就是“掉龍燈”,因龍燈長巨且重,鑼鼓聲中昂首擺尾,蜿蜒游走,非數十多壯漢,舉竿來回奔走,不足以操御?!暗簟笔菗u擺,作動詞解,也就是“舞龍”。
舞龍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扎成圓龍狀,節(jié)節(jié)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游走飛動。
舞龍是個大節(jié)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
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明年再用。
舞龍也叫“耍龍燈”、 “龍燈舞”,從春節(jié)到元宵燈節(jié),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的習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征。人們在喜慶日子里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舞龍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jié)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jié)龍、十一節(jié)龍、十三節(jié)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jié)。十五節(jié)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主要是用來觀賞,這種龍?zhí)貏e講究裝潢,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時至今日,舞龍經過不斷發(fā)展和改進,經常成為一種具有觀賞性的競賽運動。舞龍的動作千變萬化,九節(jié)以內的側重于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游、鉆檔子、頭尾齊鉆、龍擺尾和蛇蛻皮等。十一節(jié)、十三節(jié)的龍,側重于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飛;中云端,時而入海破浪。再配合龍珠及鼓樂襯托,成為一種集武術、鼓樂、戲曲與龍藝于一身的藝術樣式。
淺談舞龍舞獅的禁忌和技巧
一、舞龍舞獅禁見神不參拜,客家傳統中多神論,每村每屋都有守護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獅隊伍經過神壇,一定要參拜,否則視為不懂禮節(jié)。
二、舞龍舞獅禁先從新屋表演,傳統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獅者,其后裔新屋,不能請其舞獅,據傳此規(guī)矩與客家崇拜祖先有關。
三、舞龍舞獅禁從右邊進入圍屋,傳統民俗中,認為右邊為小片,左邊為大片,圍屋來龍?zhí)幵谧筮?,所以舞獅隊伍一定要從左片進入圍屋,左邊意兆龍騰獅躍,人財二旺,所以舞獅隊伍禁忌從右邊進入圍屋,而且進入圍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鑼進入圍屋參拜,意在祝此屋添丁發(fā)財,新年萬事如意。
四、舞獅隊員禁與圍屋相對而坐,傳統民俗中,舞龍舞獅隊員禁與圍屋相對面而入坐,相傳圍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獅,舞獅隊員坐在屋檐下,背向著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后看舞龍舞獅,如果相對向而坐,會視為輕眺,而遭冷落。
五、禮讓,舞龍舞獅隊如果遇上本圍屋的獅子,或是比自已早來的舞獅隊伍,要拱三下獅頭,以示禮讓尊重。專業(yè)舞龍舞獅價格多少請咨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