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廢舊硬質合金粉碎以產出WC與Co的合金粉,直接送壓型燒結制取硬質合金。對某些基本相同(如同為YG類)的硬質合金的廢料而言,其中的化學成分及形態(tài)與制備該硬質合金的合金粉(如WC+Co)基本相同,因此將其粉碎后即可直接送往硬質合金生產工序。
將黏結相鈷用化學法或電化學法溶出后,再磨細得到WC粉(或WC+TiC+TaC等),然后再配人鈷粉得到合金粉,送硬質合金生產工序。
將廢合金高溫氧化得到CoWO4與WO3的混合物,后者視其成分可直接還原碳化后得到WC+Co的合金粉。若成分復雜則可經過化學轉化得到APT及鈷化合物。
鋅熔法在密封良好的爐內進行,爐外用電加熱,待回收的廢舊硬質合金經分類并進行表面清潔處理后,與高純鋅一道裝入坩堝,鋅與廢合金的質量比為(1~1.5):1。將裝料的坩堝放入爐內,抽真空,再在Ar或N2的保護下升溫,一般鋅熔過程要求溫度盡可能高,以保證傳質過程的速率。
但金屬鋅的沸點為908℃,所以只能將溫度控制為900℃,在900℃的條件下保溫5~12h后再進行真空蒸餾脫鋅。脫鋅過程為真空下在900℃保持5h左右,再冷卻,磨細后得到合金粉。一般合金粉含Zn 0.005%~0.01%,O? 0.1%~0.15%,F(xiàn)e 0.1%~0.2%,碳損失為0.1%~0.3%,因而合金粉作為原料制備硬質合金時,應進行補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