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底部作法的改進: 1)選用比外墻雨水管直徑大25~35mm,壁厚為2~3mm的焊接鋼管或無縫鋼管(利用工地上廢料),長度以1~1.8m 為宜。該鋼管內(nèi)外表面均應除銹后刷防銹漆,外表面冉刷設計要求顏色的調(diào)和漆1遍。 2)加工鋼管時,其底部用3~5mm厚鋼板焊接封閉嚴密, 朝外側底部用氣割切出馬蹄形出水口,高100~150 mm,寬度以鋼管周長的1/3為宜。 3)安裝水落管時,將制備好的鋼管套存雨水管的外面, 兩管之間用瀝青麻絲塞滿嵌實,管內(nèi)底部灌注100~150mm厚微膨脹高密實性細石混凝土。其表面呈外低內(nèi)高斜坡狀, 以利排泄雨水。 4)該鋼管與外墻采用預埋件、預埋鋼筋頭焊接,或用膨脹螺栓、自制扁鐵鋼箍固定,外墻水落管能夠經(jīng)受住一般的碰撞和人為的損壞。
《建筑構造通用圖集》雖列有鍍鋅鐵皮管和硬塑料管安裝做法,但設計者往往只是直接套用,對按環(huán)境條件不同選用的材質(zhì)、確定做法和應達到的質(zhì)量評定標準關注較少。屋面排水設計應以建筑專業(yè)為主,其他專業(yè)配合完成為好,加大建筑規(guī)范中此項內(nèi)容的比重和深度,同時改進、補充現(xiàn)行的《建筑構造通用圖集》,增強其針對性,以滿足設計工作的需要。
使用和經(jīng)常維護同樣不可忽視。單位要有專人負責,于每年雨季來臨之前普查一次,發(fā)現(xiàn)水落管損壞、丟失等情況,應及時更換修復;清除屋面雜物,疏通管道障礙和沉積物,保證排水暢通;金屬管道刷油防銹,以度汛。 教育群眾,特別是教育小孩要愛護公物,制止人為的損壞水落管。注意不可自行變動甚至隨意取消水落管。
遇到管路設計不合理或使用不方便,需要維修改造,選用一種方便易于維修的水管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常用的有鋁塑管和純塑料管(如PVC管、PPR管),鋁塑管能用手任意彎曲不反彈,鈕接方便,用金屬探測器很容易探測到其暗埋位置,維修簡單方便;PPR管由于熱熔連接,易脆化斷裂,維修改造會影響整個管路的,需要非常謹慎。施工完成之后對管線排布拍照留底,方便日后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