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的配色依據,多根據產品預想效果圖而來,常常有意識強調某一個色調在調和中追求對比。為了產品模型更接近于實際狀態(tài),在完成了模型的組裝、打磨、噴漆后,有必要通過一定的視覺化手段,達到更真實、清晰,有利于展示。模型的視覺化表現內容主要是產品的標志、商標、各功能系統(tǒng)標示,有些甚至是整個企業(yè)形象等。除推廣產品外,把用戶的利益放在位,這也是產品的視覺傳達的根本目的。
光的確立,是拍好產品模型的關鍵。首先從產品與環(huán)境的關系入手,用紙或布制作成構成主色調的背景。在拍攝時,不要用閃光燈直射,因為閃光燈的射向與相機拍攝角度一致,這種從正面用光方式很難表現出產品本身的體量關系和光影變化,造成平淡、模糊,沒有表現力的效果。因此,應考慮到光源與拍攝方向成一定角度,一般采用夾角45.左右。并可根據產品各面形態(tài)特征、功能區(qū)域適當調整光線角度,使產品的結構形態(tài)和線形,在光影的作用下得以充分的體現。
壁掛式沙盤模型:國內建筑模型企業(yè)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根據眾多客戶由于場地限制或特殊需要,開發(fā)出了壁掛式模型,很好的解決了場地限制和滿足了用戶的特殊需要,并得到了用戶充分的認可。此模型同樣可以移動、掛起,可以和電腦、大屏幕顯示器相連接,進行多媒體同步演示。特別適合房產開發(fā)區(qū)位模型及交通多媒體沙盤的使用。
比例確定之后,就可開始做模型了,如果建筑場地是平坦的,則制作模型也簡單易行。若場地高低不平,且表現要求上也有周圍鄰近的建筑物,則依測量方法的不同,模型的制作方法也有相應的區(qū)別。尤其是針對復雜地形和城市規(guī)劃等大場地時,常常是先將地形模型事先做成,一邊看著模型一邊進行方案設計的情況較多,因而必須在地形模型的制作上多下些功夫,但也不需把地形做的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