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注塑機故障分析與故障排除程序
為確保故障分析與排除的快捷、有效,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這種程序大致如下。
步 保持現場的情況下進行癥狀分析
1.詢問操作人員
(1)、發(fā)生了什么故障?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什么時候發(fā)生的?
(2)、注塑機巳經運行了多久?
(3)、故障發(fā)生前有無任何異?,F象?有何聲響或聲光報警信號?有無煙氣或異味?有無誤操作(注意詢問方式)?
(4)、控制系統(tǒng)操作是否正常?操作程序有無變動?在操作時是否有特殊困難或異常?
2.觀察整機狀況、各項運行參數
(1) 、有無明顯的異?,F象?零件有無卡阻或損傷?液壓系統(tǒng)有否松動或泄漏?電線有無破裂、擦傷或燒毀?
(2)、注塑機運行參數有何變化?有無明顯的干擾信號?有無明顯的損壞信號?
3.檢查監(jiān)測指示裝置
(1)、檢查所有讀數值是否正常,包括壓力表及其它儀表讀數,油面高度情況。
(2)、檢查過濾器、報警器及聯鎖裝置、動作輸出或顯示器是否正常。點動注塑機檢查(在允許的條件下)
檢查間歇情況、持久情況、快進或慢進時的情況,看在這些情況下是否影響輸出,是否可能引起損壞或其它危險。
第二步 檢查注塑機(包括零件、部件及線路)
1、利用感官檢查(繼續(xù)深入觀察的過程)
(1)看:插頭及插座有無異常,電機或泵的運轉是否正常,控制調整位置是否正確,有無起弧或燒焦的痕跡,保險絲好壞,液體有無泄漏,潤滑油路是否暢通等。
(2)摸:注塑機振動情況,元(組)件的熱度,油管的溫度,機械運動的狀態(tài)。
(3)聽:有無異常聲響。
(4)嗅:有無焦味、漏氣味、其它異味。
(5)查:工件的形狀與位置變化,注塑機性能參數的變化,線路異常檢查。
2.評定檢查結果
評定故障判斷是否正確,故障線索是否找到,各項檢查結果是否一致。
第三步 故障位置的確定
1、識別系統(tǒng)結構及確定測試方法
查閱注塑機說明書,識別注塑機是哪一種結構,用什么方法進行測試,需要什么測試手段,可能獲得什么測試參數或性能參數,在什么操作條件下進行測試,必須遵守哪些措施,是否需要操作許可證。
2、系統(tǒng)檢測
采用適合于系統(tǒng)結構的技術檢測。在合適的測試點,根據輸入和反饋所得結果與正常值或性能標準進行比較,查出可疑位置。
第四步 修理或更換
1、修理
查找故障原因,針對注塑機故障進行修理并采取預防措施;檢查相關零件,防止故障擴散。
2、更換
正確裝配調試更換零件,并注意相關部件。換下的零件進行修理或報廢。
第五步 進行性能測定
1、起動注塑機
零部件裝配調試后起動注塑機,先手動(或點動),然后進行空載和負載測定。
2、調節(jié)負載變化速度由低到高,負載由小到大,系統(tǒng)壓力不能超過140kg/cm2,按規(guī)定標準測定性能。
3、擴大性能試驗范圍
根據需要,由局部到系統(tǒng)逐步擴大性能試驗范圍。注意非故障區(qū)系統(tǒng)運行狀況。如性能滿足要求則交付使用,如不滿足要求則重新確定故障部位。
第六步 記錄并反饋
1、收集有價值的資料及數據
如注塑機故障發(fā)生的時間、故障現象、停機時間、修理工時、修換零件、修理效果、待解決的問題、結算費用等,按規(guī)定的要求存入檔案。
2、統(tǒng)計分析
定期分析注塑機使用記錄,分析停機損失,修訂備忘目錄,尋找減少維修作業(yè)的重點措施,研究故障機理,提出改進措施。
3、按程序反饋有關故障上報主管部門,并反饋給注塑機制造單位。
立式注塑機以下常見的10種故障問題
鎖模部分故障
(一):不鎖模:
處理方法:
1):檢查門前行程開關,并修復。
2):檢查電箱內24V5A電源,換保險及電源盒。
3):檢查閥芯是否卡住,清洗閥芯。
4):檢查I/O板是否有輸出,電磁閥是否帶電。
5):檢查液壓開關是否壓合,機械鎖桿擋板是否打開。
(二):開合模機絞響:
處理方法:
1):檢查潤滑油管是否斷開,若是的話,必須重新接好油管。
2):潤滑油油量小,加大潤滑油量,建議50模打油一次或用手動加足潤滑油。
3):鎖模力大,檢查模具是否需大鎖模力,調低鎖模力。
4):放大板電流調亂,檢查電流參數是否符合驗收標準,重新調整電流值。
5):平行度超差,用百分表檢查頭二板平行度是否大于驗收標準:調平行度。
(三):等幾秒鐘才開模:
處理方法:
1):起動速度慢,檢查螺絲阻尼是否過大,調小螺絲阻尼孔。
2):阻尼螺絲釘中間孔太大,檢查Y孔螺絲阻尼是否過大,換中心孔細的阻尼釘。
(四):模爬行:
處理方法:
1):二板導軌及哥林柱磨損大,檢查二板導軌及哥林柱,更換二板銅套,哥林柱,加注潤滑油。
2):模速度壓力調整不當,設定流量20,壓力99時鎖模二板不應爬行,調節(jié)流量比例閥孔,或先導閥孔,調整比例閥線電流值。
3):管道及油缸中有空氣,排氣。
(五):開模開不動:
處理方法:
1):增加模速度,壓力流量過小未調好,檢查模速度,壓力是否適當,加大模壓力,速度。
2):鎖模電子尺零位變,檢查鎖模伸直機絞后是否終止在零位,重新調整電子尺位。
3):檢查是否反鉸。
(六):自動生產中調模會越來越緊或越松:
處理方法:
1):調模電磁閥內漏,檢查電磁閥是否為“O”型,更換電磁閥或是否電磁閥不工作時帶24V電。
2):手動打其它動作時是否有調模動作,并看閥是否卡死。
(七):鎖模后其它動作工作時,全自動慢慢開模:
處理方法:
1):油制板泄漏,檢查或更換特快鎖模閥,更換油制板。
2):開模閥泄漏,開動油泵并鎖模終止,按射臺或射膠動作,二板是否后移,更換開模油閥。正常為模不動。
(八):鎖模時只有開模動作:
處理方法:
1):接錯線,檢查有否24VDC到閥,檢查線路并接線。
2):卡閥或裝錯閥芯,檢查閥芯是否裝錯,或堵塞,重新裝閥芯或清洗。在正常情況下
模動作是不動的。
(九):鎖模不暢:
處理方法:
1):A,B孔調整不當,設定系統(tǒng)流量20,壓力99時,觀察鎖模動作是否爬行,重新調整或換閥。
2):油路中有空氣,聽油路中有無空氣聲,檢查油中有無氣泡,需排氣。
3):放大板斜升斜降調整不當,觀察電流表電流值與升降變化或與轉速是否成比例,調整放大板。
(十):鎖模不起高壓,超出行程:
處理方法:
1):限位開關超出限位,檢查調模是否合適,調整適當模厚;檢查馬達是否是正常狀態(tài)。
2):液壓限位超過行程,電子尺行程位置是否合適,檢查調模是否合適,適當調模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