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酸枝木顏色大多為棗紅色,紋理非常順直且比黑酸枝木的紋理更明顯易認。是酸枝木中的中等材質(zhì),由于產(chǎn)量大,有寬大材幅,顏色花紋美麗,材質(zhì)優(yōu)良,廣泛用于制作各種類型、款式紅木古典家具,也適宜制作裝飾工藝品,樂器、雕刻等,是酸枝木中使用多的種類,也是酸枝木中容易辨認的
新紅木
而新紅木一般采用烘烤等方式令其達到使用要求,但人為的技術性的處理并不能動搖材料的內(nèi)部結構,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產(chǎn)生細微的形變,從而影響收藏價值和品質(zhì)。近些年來,還有所謂巴西紅木、泰國紅木、緬甸紅木、老撾花梨、越南花梨等等。由于紅木家具的用材有這許多種不同的名稱和類別,因此一般謂之紅木的家具在用材上體現(xiàn)的品質(zhì)和價值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和區(qū)別。
故而,無論是對以前流傳下來的紅木家具作鑒賞或收藏,還是對現(xiàn)代紅木家具進行選購,均需首先正確識別家具采用是什么材質(zhì)的紅木。
一、酸枝(老紅木)酸枝即孫枝,又名紫榆。有油脂的質(zhì)量上乘,結構細密,性堅質(zhì)重,可沉于水。特別明顯之處是在深紅色中還常常夾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酸枝北方稱紅木,江浙地區(qū)稱老紅木。
二、花梨木花梨又稱花櫚。史籍記載至少可分兩種,一種是明中葉王佐《新增格古要論》中所講的出南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的花梨木,即《瓊州府志》物產(chǎn)木類中所稱的花梨木,紅紫色,與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的花梨,也就是被今人叫做黃花梨的花梨木,還曾有過海南檀等名稱。這顯然已不在紅木的觀念范圍。另外一種則是北方稱為老花梨,實則是新花梨的花梨木,這種花梨木臺灣就稱紅木。這種花梨木在《博物要覽》中記載說葉如梨而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諸器。陳氏《分類學》中也說花梨木為紅豆樹屬。清代不少紅木家具實質(zhì)是這些花梨木制造的。南檀即黃花梨。在這里,我們不能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明代若有上述兩種花梨木和花梨木家具,為什么除黃花梨家具以外,幾乎未見有花梨木家具的介紹?清代除紅木家具以外,也極少專門介紹花梨木家具。如果說是因為混淆了用材品種的識別,花梨木家具在明代已確有生產(chǎn),又有遺物傳世的話,那么,今天我們對紅木家具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認識過程,將會具有更深刻的意義。
三、香紅木(新紅木)花梨木的一種,北方稱新紅木。色澤比一般花梨木紅,但較酸枝淺,重量也不如酸枝,不沉水。紋理粗直,少髓線,木質(zhì)純,觀感好。20世紀六十年代大批進口,當時常用來制作出口家具。
四、紅豆木(紅木)紅豆木系豆科,古時也稱相思樹,王維詩云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相思。古時,紅豆木主要生長于中國廣西、江蘇和中部地區(qū),木材堅重,呈紅色,花紋自然美麗§豆木家具見于清朝雍正年所制家具的有關檔案材料,有紫檀木牙紅豆木案二張,紅豆木轉木桌、紅豆木條桌、紅豆木袖床各一張,紅豆木矮寶座二張。朱家先生注明紅豆木即紅木。1982年我在浙東地區(qū)進行明清家具考察,發(fā)現(xiàn)過一件小書桌,似紅木,但物主卻告訴說小桌系,是用紅豆木做的??梢娫诿耖g流傳的紅木家具中,還有紅豆木制
五、巴西紅木巴西紅木因產(chǎn)于巴西,材色又為紅色或紅紫色而名。中國用它來制造家具只是在于20世紀70年代以后。巴西紅木的品種較多,其中有巴西一號木,深色心材,結構均與花梨木同,且比花梨木略硬,但性燥易裂,尚浮于水;巴西三號木,結構細密,心材為紫色,材重質(zhì)硬,強度大,能沉于水;三號木與老紅木有時相似,但做成家具后,容易變形開裂。
六、其它品種的紅木根據(jù)產(chǎn)地不同,有所謂泰國紅木、緬甸紅木、老撾紅木等各種新的名稱。所謂泰國紅木,其實就是香紅木或花梨木;緬甸紅木簡稱緬甸紅,廣東地區(qū)稱緬甸花梨;老撾紅木廣東地區(qū)稱老撾花梨。這些品種多以產(chǎn)地命名,尤其是后者,常常樹種混雜,質(zhì)地差別很大,其明顯的特征是色澤呈灰黃和淺灰白色,質(zhì)地松,重量輕,其中有些已無法與紅木相提并論,也說不上屬優(yōu)質(zhì)硬木,更不能歸屬于貴重木材。自古以來,有關木質(zhì)材料優(yōu)劣的判斷和識別,慣以木材的大小和曲直,木質(zhì)的硬度和重量,木色的品相和紋理,木性的堅韌和細密,纖維的粗細或松緊以及是否防腐、防蛀,有列香味等為標準,因此,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各種木材已有相當?shù)恼J識和了解,古籍中關于訟木的經(jīng)典,現(xiàn)代著述的科學介紹,都為我們識別家具用材提供了許多寶貴的依據(jù)。我們在鑒別紅木家具的木材時,可以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和經(jīng)驗。
酸枝與花梨木是傳統(tǒng)紅木家具的兩大主要用材,它們好似制造紅木家具的一對孿生姐妹。許多紋理交織、條紋清晰美麗的花梨木,雖與黃花梨有差別,但構造與酸枝十分相近,若對兩者作更深入比較的話,可進一步從木質(zhì)肌理的變化中加以判別。
由紅木制作的實木家具,經(jīng)過了多年歷史的沿革,如今已具有了許多特色優(yōu)點,主要有:
一、功能合理 紅木家具不如一般現(xiàn)代家具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嗎?這是一般人的認識誤區(qū)。其實經(jīng)過長期的推敲、改進,許多紅木家具按照人體功能比例尺度,能符合人體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具有很高的科學性。以椅子為例,其中的彎背椅、圈椅均契合人體需要,坐感舒適。
二、造型優(yōu)美 莊重典雅的紅木家具,在變化中求統(tǒng)一,雕飾精細,線條流暢。既有簡潔大方的仿明式,又有雕龍畫鳳、精心雕琢的仿清式,也有典雅大方的法式等,適合不同人的審美需求。
三、結構嚴謹,做工精細 紅木家具大都采用榫卯結合,做法靈妙巧合,牢固耐用,從力學角度來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而且,中國傳統(tǒng)的紅木家具,基本上都是由工藝師們一刀一鋸一刨完成的,每落一刀都花費工藝師的心機,同時還要講究整體藝術上的和諧統(tǒng)一。
四、用料講究 真正的中國傳統(tǒng)紅木家具均用質(zhì)地優(yōu)良、堅硬耐用、紋理沉著、美觀大方、富于光澤的珍貴硬木即紅木制成。
五、保值增值性 集實用、觀賞、保值于一體。年代久遠、品質(zhì)高超的中國傳統(tǒng)紅木家具,是中外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加之紅木資源有限,紅木的生長周期又非常長,有的可達幾百年,因此,物以稀為貴的紅木家具將越來越具有獨特的魅力。
辨別方法
首先,看家具的腿腳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跡。在南方潮濕地區(qū),家具一般直接擺放在泥地,時間長了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其次,看包漿是否自然。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jīng)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xiàn)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的包漿要么不自然,要么在不常撫摸的地方也做出來了。
再次,看銅活件。老紅木家具的銅活件如果是原配的,應該被手摩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銅活件包括面頁、合頁、鉸鏈、拉手、包角、鑲條、鎖面等,有些材質(zhì)較好的家具還會選用白銅打造,時間長了會泛出幽幽的銀光,令人遐思。
然后,看翻修痕跡。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后,原有的椅圈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釘眼,這種椅子就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原來的藤面爛掉了,會留下穿藤的眼子,翻過來就可以看到。
緊接著,看木紋。有些家具表面會出現(xiàn)高低不平的木紋,但要看仔細了,是否用鋼絲刷硬擦出來的,是否與原有的木紋對得起來。硬擦的木紋總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