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海獅深灰色,雌性和多數(shù)未成熟個體體色多樣,頸和背部多為灰色,但有些毛尖部白色,使其呈銀灰色,腹部淡黃。具外耳殼。頭骨顱基長25.5厘米,額部平,吻中長,鼻長3.8厘米,腭部寬,齒列平行,齒冠三尖或單尖。雄性體長1.2米,體重120-200千克,雌性體長1.4米,體重40-50千克。
海獅無固定生活空間,多生存在食物充足的地方。它們主要聚集在餌料豐富的地區(qū),食物主要為底棲魚類和頭足類。海獅的一些物種生活在北極圈內,而其他則生活在溫暖的海域,包括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海獅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它們有各種各樣的通信方式。通常集群活動,有時在陸岸可組成上千頭的大群,但在海上常發(fā)現(xiàn)有1頭或十數(shù)頭的小群體。白天在海中捕食,游泳和潛水主要依靠較長的前肢,偶而也會爬到岸上曬曬太陽,夜里則在岸上睡覺。除了繁殖期外一般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雄獸每個月要花上2-3周的時間去遠處巡游覓食,而雌獸和幼仔在陸地上逗留的時間相對較多。 [2]
海獅對人類幫助的莫過于替人潛至海底打撈沉入海中的東西。自古以來,物品沉入海洋就意味著有去無還,可是在科學發(fā)達的今天,一些寶貴的試驗材料必須找回來,比如從太空返回地球而又濺落于海洋里的人造衛(wèi)星,以及向海域所做的發(fā)射試驗的濺落物等。當水深超過一定限度,潛水員也無能為力。可是海獅卻有著高超的潛水本領,人們求助它來完成一些潛水任務,可代替潛水員打撈海底遺物,進行海底救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