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什么時候點睛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xiàn);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河北是北獅的發(fā)祥地。徐水縣北里村獅子會創(chuàng)建于1925年,以民間花會形式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得以迅速發(fā)展。 徐水舞獅的活動時間主要在春節(jié)和春季寺廟法會期間,表演時由兩人前后配合,前者雙手執(zhí)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后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綴成的獅皮飾蓋扮演獅身,兩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獅子,稱太獅;另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獅皮扮演小獅子,稱少獅;手持繡球逗引獅子的人稱引獅郎。
舞獅,一是熱鬧,二是喜慶,三是吉利,四是避邪。中國人為什么要舞獅呢?話說以前云南貴州是十分荒蕪的地方,各種各樣的毒蛇猛獸,妖魔鬼怪長期盤踞在那里。住在那里的人民時常被他們傷害,可又沒法子,只好去求觀音菩薩幫助。觀音菩薩見云南的人民飽受苦難;于是就和彌勒佛商量去降魔,彌勒佛馬上派自己的坐騎——金獅子下界救住當?shù)氐娜嗣瘛?/p>
金獅下界后大顯神通;把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都趕走了,這下子百姓們終于能夠太平地生活了。南獅以輕靈敏捷見長,剛柔相濟,舞動中主要表現(xiàn)獅了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8種神態(tài),以采青為己任,歷盡艱險取得勝利。南獅是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為一體的,具有強烈吉祥、喜慶色彩和氣氛渲染能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