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上面所說的頻段劃分區(qū)間,我們可以很輕松地從一個信號的下行頻率分辨出該信號屬于C波段還是Ku波段,如果是C波段信號接收起來就要使用大天線接收,天線尺寸通常在1.5米以上,而如果是Ku波段信號則可以使用小天線接收,天線尺寸通常在0.45米以上。當然,選擇接收天線的口徑,我們還需要結合衛(wèi)星場強來具體的確定。通常我們可以從衛(wèi)星場強圖上查到自己所在地區(qū)的衛(wèi)星信號EIRP值。EIRP值指有效全向輻射功率,它代表了衛(wèi)星發(fā)射系統(tǒng)的發(fā)射能力,數值等于衛(wèi)星上天線的發(fā)射功率與天線增益的乘積,也就是說EIRP值即可表明衛(wèi)星信號的強弱。EIRP值越大,我們可以選擇接收天線的尺寸就越小,同理,EIRP值越小,我們需要選用的接收天線尺寸就越大。而極化方式則是為了避免收發(fā)衛(wèi)星信號時產生相互干擾,所以除了將衛(wèi)星信號使用上行頻率與下行頻率來區(qū)分開來以外,還對收、發(fā)電磁波的極化方式采用互相垂直的措施進行區(qū)分,比如發(fā)射采用水平極化(H),那么接收就采用垂直極化(V)。至于符碼率,它其實描述了電視信號在模擬載波調制過程中載波每秒變化的數值。簡單地說,就是符碼率越大,一個載波信號內攜帶的頻道數也就越多。衛(wèi)星數字信號與衛(wèi)星模擬信號相比,有著更強的抗干擾能力,這都得益于前向糾錯FEC的存在。設置有FEC糾錯碼的數字信號,能夠有效的降低信號誤碼率,提高信號傳輸的可靠性。使用早期的數字接收機接收衛(wèi)星數字電視信號時,還要手工來輸入FEC參數,現在已經不需要了。但是對于數字電視信號本身,FEC仍然是其解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參數。只有在知道了這些衛(wèi)星電波信號的參數之后,我們才可以開始進行對其的接收工作。
正饋天線
中心聚集電波的衛(wèi)星接收天線被稱為正饋天線,其天線反射面呈正圓狀,饋源位于天線拋物面焦點處。正饋天線適合用來接收C波段信號,通常直徑在一米多以上,根據結構不同還可再分為前饋式天線及后饋式天線(即卡塞格倫天線)。前者雖然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但由于饋源正好位于天線拋物面焦點處,當有太陽光照射時可能會被聚集至饋源上,使饋源溫度上升。后者則有效避免了陽光照射問題,特別適合在熱帶地區(qū)使用,但由于結構復雜,制造、安裝、調試、維護的技術要求也都比較高,所以在個體接收中一般不采用。
口徑選擇
在接收衛(wèi)星電視廣播信號之前,需要先選擇好適當的接收天線。比如:接收C波段信號,需選用正饋的大口徑的接收天線,而接收KU波段信號,需選用偏饋的小口徑的接收天線。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選擇,理由很簡單,從我們前面的介紹就可以看出,同樣用來接收KU波段信號的小天線,如果尺寸相同的話,則偏饋式接收天線比正饋式接收天線的增益要高,因此我們理所應當的選擇小口徑偏饋接收天線。
在決定好使用正饋還是偏饋天線之后,接下來我們就要根據想接收的衛(wèi)星的場強覆蓋圖,查得欲接收地點所處區(qū)域的EIRP,以此來挑選接收天線的具體口徑大小。上次已經說過,EIRP值越大,我們可以選擇接收天線的尺寸就越小,而EIRP值越大則我們可以選擇接收天線的尺寸就越小。除此之外,天線口徑的選擇與想要接收信號的載噪比C/N也有關系。
一些特殊地區(qū),比如風力較大的地區(qū),還可以考慮到自身所處地理環(huán)境的相特點,選擇網狀天線等適合自己的接收天線。
在正式實施安裝之前,還須根據想要接收的衛(wèi)星的經度和接收地點所處的經緯度來確定接收天線的仰角、方位角(即天線的指向),并使天線迅速對準衛(wèi)星。在知道了當地的經緯度和衛(wèi)星定點軌跡之后,要計算接收天線的仰角與方位角,可通過眾多衛(wèi)星天線仰角、方位角、極化角計算軟件查到,也可使用衛(wèi)星接收機中的角度計算功能求出,或者根據右面的圖1查得,方法眾多,這里不再累述。求出方位角、仰角,將接收天線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后,就可以開始調整饋源的極化角和焦距等,以得到的接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