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漸漸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金屬管方面,改變金屬管的幾何形狀,使其內(nèi)外表面產(chǎn)生相應的波紋。這樣,它既具有同膠管一樣的撓性,同時,又具有耐高溫、耐低溫、耐老化、耐腐蝕性能。于是,作為金屬軟管本體的金屬波紋管就這樣產(chǎn)生了。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雙層、三層、多層的波紋管,特別是極薄壁不銹鋼材波紋管發(fā)展得很快。為了滿足使用要求,人們采用焊接,電鑄、機加、液壓和機械旋壓等各種工藝方法來制造波紋管。小公稱通徑為2毫米,公稱通徑可達400~500毫米,甚至有通徑為10米的巨形波紋管。波紋數(shù)少1~2個,多可達連續(xù)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個。
由于裝卸模具的需要,硫化機上的活動缸將作向上和向下方向的運動。紫銅蛇形管往復運動多次之后,就會發(fā)生疲勞斷裂,雖然修復后還可以繼續(xù)使用,但停車修復會造成時間損失。橡膠管雖然具有良好的柔軟特性,抗疲勞能力也很強,但在承壓、耐溫、抗老化等方面又是薄弱環(huán)節(jié),一般使用幾個月以后,也無法再繼續(xù)下去。金屬軟管良好的綜合性能在此得到充分地體現(xiàn)。在一般工業(yè)領域中,除壓力、溫度之外,還常常存在著一些如疲勞、腐蝕、振動、壓迫、沖擊等苛刻的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用來補償管道的位置移動是合適的了。
金屬軟管大體上由波紋管、網(wǎng)套及接頭三大部分構成。波紋管是金屬軟管的本體,起著撓性的作用;,網(wǎng)套起著加強、屏蔽的作用;接頭起著連接的作用。對不同的使用要求,它們之間相互連接的方式各不相同:波紋管、網(wǎng)套與接頭三部分以焊接的形式連接,叫做焊接式;以機械夾固的形式連接,叫做機械夾固式,除此,還有把上述兩種方法聯(lián)用的,叫做混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