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幾種主要的波紋管軸向剛度設計計算方法:
1.能量法計算波紋管剛度
2.經(jīng)驗公式計算波紋管剛度
3.數(shù)值法計算波紋管剛度
4.EJMA 標準的剛度計算方法
5.日本TOYO 計算剛度方法
6.美國KELLOGG(新法)計算剛度方法
金屬波紋管與螺旋彈簧聯(lián)用時的剛度計算
在使用過程中,對剛度要求較大,而金屬波紋管本身剛度又較小時,可以考慮在波紋管的內(nèi)腔或外部配置圓柱螺旋彈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整個彈性系統(tǒng)的剛度,而且遲滯引起的誤差也可以大為減小。這種彈性系統(tǒng)的彈性性能主要取決于彈簧的特性和波紋管有效面積的穩(wěn)定性。
對波紋管有效面積提出的要求及其計算方法取決于波紋管的用途。如果波紋管用作彈性密封件或管路熱補償時,有效面積的意義僅在于用來計算波紋管成形時的軸向力和使用系統(tǒng)中的推力。波紋管的有效面積計算值與實測值之間急有一些差別。一般情況下用專用公式計算波紋管的有效面積,是可以滿足需要的。
當波紋管用于力平衡儀表和需要將壓力轉(zhuǎn)換為力的場臺,應準確確定其有效面積,要求逐個進行測量。
彈性元件下作時有兩種狀態(tài);一種是在一定的載荷和位移情況下工作,并保持載荷、位移始終不變或很少變化,稱為靜態(tài)工作;另一種使用情況是載荷和位移不斷周期往復交替變化.元件處于循環(huán)工作狀態(tài)。由于工作狀態(tài)的不同,元件損壞或失效的模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