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行補充充電
有些駕駛員常忽視對在用車蓄電池的補充充電。由于蓄電池在車上充電不徹底,易造成極板硫化;同時,在使用中充、放電的電量是不平衡的,倘若放電大于充電而使蓄電池長期處于虧電狀態(tài),蓄電池極板就會慢慢硫化。這種慢性硫化,會使蓄電池電荷容量不斷降低,直到起動無力,大大縮短蓄電池的使用壽命。為使蓄電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zhì)及時得到還原,減少極板硫化,提高蓄電池電荷容量,延長其使用壽命,對在用車蓄電池應定期進行補充充電。
蓄電池過充電
蓄電池經(jīng)常過量充電,即使充電電流不大,但電解液長時間“沸騰”,除了活性物質(zhì)表面的細小顆粒易于脫落外,還會使柵架過分氧化,造成活性物質(zhì)與柵架松散剝離。
小電池的標稱容量以毫安時(mA·h)計,大電池的標稱容量則以安時(A·h)、千安時(kA·h)計,電信工業(yè)常取C10、C8等標稱容量值。例如,常見的Deka電池12AVR100SH為12V單體,100 A·h容量,即可持續(xù)放電10h,電流為10A,共放出安時數(shù)為10*10=100 A·h(實際測試中,為使電流值保持恒穩(wěn),當電壓變化時,應調(diào)整外電路負載,以便計量)。
放電率表示蓄電池放電電流大小,分為時間率和電流率,放電時間率指在一定放電量上蓄電池放電至放電終止電壓的時間長短,例如在25℃環(huán)境下如果蓄電池以電流It放電至放電終止電壓的時間為t這一放電過程稱為t小時率,放電It稱為t小時率放電電流,IEC標準,放電時間率有20、10、5、3、1、0.5小時率及分鐘率,放電電流率是為了比較額定容量不同的蓄電池電流大小而設立的,t小時率放電電流以It表示,通常以10小時率電流為標準I10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