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鳳花雞外貌清秀,毛羽豐滿,羽色光亮,因其產(chǎn)于南寧郊良鳳江風景區(qū),漢語中的雞又有'鳳'的美稱,故稱之為良鳳花雞。
1、入雛前的準備:在每批雛雞出售后,要立即清掃雞舍、雞籠內的雞糞,用水洗凈雞舍及設備,進雛前3天,把所有用具全部密閉在脫溫室內,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40ml,高錳酸鉀20g,加等量水熏蒸,后打開門窗通風換氣,進雞前1天,升溫至30—33℃。
2、雛雞的運輸:用轉用雛雞運輸盒接運雛雞,雛雞在出殼后24—36小時內運到脫溫室,運輸途中,夏天要注意通風換氣,防止悶死,冬天要注意保溫,防止凍死,要隨時檢查雛雞動態(tài),采取相應處理措施,保證雛雞運輸。
3、飲水:雛雞運到場后,盡快把雛雞盒搬到脫溫室,均勻地放到脫溫籠內,預溫半小時后,把強、弱雛分層飼養(yǎng),首次飲水,在每公斤水中加入葡萄糖50g,維生素c1g,水溫調節(jié)與室溫相同,對部分弱雛要人工逐只喂水,整個脫溫期間要經(jīng)常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
4、喂料:當雛雞進入脫溫室充分飲水4小時左右,雞群中有1/3的個體有啄食現(xiàn)象時,即可開食。開食料可加水拌濕,撒在紙上或料盤內,讓小雞采食,2—3天內逐步過渡到料桶喂食,脫溫全期,用全價配合料,喂料宜少喂勤添,防止飼料浪費。
5、溫度:雛雞周齡適宜溫度為32—35℃,肉雛雞取35℃,蛋雛雞32℃,以后每周下降2—3℃,育雛溫度是否合適,不僅要看溫度計,更重要的是要看雛雞的行態(tài),溫度合適時,雛雞精神活潑,食欲良好,水量適中,分布均勻,體息的頭腹部俯臥伸直。溫度高時,雛雞張口喘氣,遠離熱源,食欲下降,水量增加,溫度低時,雛雞行動遲緩,密集成堆,向熱源靠攏,發(fā)出“嘰嘰嘰”叫聲。
6、濕度:一周齡脫溫室內濕度應為65—70%,一周后要保持室內通風、干燥,注意雞糞中散發(fā)出的水汽導致濕度過高。
7、密度:密度與飼養(yǎng)方式、雞的品種、體型等有關,一般4周齡內,籠養(yǎng)脫溫雞50只/m2 為宜,密度過小浪費資源,效益低,密度過大影響雞的生長,導致尾雞多。
密度:密度與飼養(yǎng)方式、雞的品種、體型等有關,一般4周齡內,籠養(yǎng)脫溫雞50只/m2 為宜,密度過小浪費資源,效益低,密度過大影響雞的生長,導致尾雞多。
良鳳花雞外貌清秀,毛羽豐滿,羽色光亮,因其產(chǎn)于南寧郊良鳳江風景區(qū),漢語中的雞又有'鳳'的美稱,故稱之為良鳳花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