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油畫框,又名數(shù)字彩繪和編碼油畫,是通過特殊工藝將畫作加工成線條和數(shù)字符號,繪制者只要在標有號碼的填色區(qū)內填上相應標有號碼的顏料,就可以完成的手繪產(chǎn)品。她流行于歐美、日、韓,匯集休閑、裝飾、饋贈、學習等功能于一身,它能使沒有半點繪畫基礎的人馬上繪制出一幅令人贊嘆的藝術作品,并享受到繪畫過程的無窮樂趣。
一幅完整的書畫作品,要使其更為美觀,以及便于保存、流傳和收藏,是離不開裝裱的。因為中國書畫大多創(chuàng)作在容易揉皺的宣紙上和絹類物品上的。裝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就像西方的油畫,完成之后也要裝進精美的畫框,使其能夠達到更高的藝術美感。
中國書畫主要是采用絹或宣紙做成。其材料質地纖薄、特性柔軟、歷時較久、易于破碎,古代為了利于保存,便于觀賞,從加固的實用需要出發(fā),多用麻紙、布帛等材料在書畫背面裱褙數(shù)層為裝裱,稱之為“裱褙”。而后逐漸加以美化,四周鑲嵌薄型的綾、絹等絲織品為邊框,在背面裱一層或數(shù)層紙,并加上必要的裝飾,使原件更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懸掛,以適應人們觀賞的要求。所以說裝裱是伴隨著書畫傳統(tǒng)藝術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書畫裝裱工藝。裝裱可以說是對書畫的深加工。
凡新寫好的字畫,一般要存放一段時期,讓墨色、印泥有一個自然晾干的過程,但不要長期放置,因為寫畫時受水墨、顏色和膠水的浸漬,干后就會凸凹不平、起皺痕,若不裝裱襯托,非但不如原來的樣子,還要減色。所以一定要及時裝裱,才能使墨氣托出紙面,使畫面生動,有益于顏色滋潤、飽滿渾厚可觀。而且經(jīng)過藝術設計的裝裱,顯得整潔美觀,更能增添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