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遇到過家里房子漏水的問題,無論是在城市或者是農村,屋頂漏水的問題,都會經常遇到,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就請工匠,也就是水泥匠重新給屋頂倒一層水泥,然后給屋頂的加高一層,就以為可以做到防水補漏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真的非常愚蠢的,因為房屋的承重量增加了之后,下面一層的混凝土和新鋪上去的混凝土是完全不可能粘合在一起的,并且會給樓頂的受壓力加大重量,這樣做的話,短時間里或許有用,但是長時間下來,漏水問題會非常嚴重的,還有些人就是選擇用瀝青來鋪補漏水的地方,其實這種問題就更大,大家都知道,瀝青的味道是非常難聞的,在遇到高溫的情況下,會散發(fā)出非常難聞的味道,并且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瀝青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會融化,刺鼻的味道可以說是非常難受的。
外墻拉桿孔滲水
原因分析:拉桿孔封堵和外墻面磚縫不密實,雨水經過面磚縫進入內部,然后經過抹灰、保溫層后從拉桿孔進入。
處理方法一:
1)剔開滲水處外墻,對拉桿孔重新用防水砂漿密實。
2)找出滲水來源,封堵滲水點。
3)對滲水點上面1-2層樓外墻面磚勾縫。
處理方法二:
1)從室內清除掉孔內所有填充材料,重新用防水砂漿封堵。
2)對滲水點上面1-2層樓外墻面磚勾縫。
滲漏治理方案
1 、變形縫處理方案
變形縫滲漏不進行封堵處理,***有可能引起結構的穩(wěn)定隱患,由于流動水沖刷混凝土結構、或滲流到混凝土裂縫內部,腐蝕鋼筋混凝土內部鋼筋,造成鋼筋銹蝕膨脹,導致結構破壞,這樣既影響結構的穩(wěn)定性,又影響結構的使用壽命。
對于結構沉降縫部位的處理做法如下:
(1)施工前先對變形縫的滲漏部位及周邊進行拍照記錄,記錄目前狀況,為以后施工完畢恢復做前提,同時也為施工治理后效果作比較準備。
(2)開工前,先確定沉降縫內防水構造、沉降縫寬度、止水帶埋深,根據埋深及寬度,確定灌漿打孔的部位。
(3)拆除變形縫周邊的排水槽,清理變形縫,在拆除清縫的過程中盡量不要破壞變形縫內原止水帶,將縫內雜物集中裝袋存放。
(4)對變形縫的縫內進行清洗,必要時采用高壓水槍向內沖刷,將縫內的浮漿、雜物清洗***,當沖刷水中看不到雜質時即為沖刷干凈。
(5)在變形縫兩端打孔,根據止水帶的埋深及沉降縫的寬度,確定打孔部位,打孔時盡量避開原止水帶,不要打到止水帶部位,造成止水帶的破壞。
(6)先向縫內填堵速凝型防水劑進行堵漏,減小外界水的壓力;確定水壓變小、不再有大量水涌出時,向止水帶外側灌注發(fā)泡聚氨酯,使發(fā)泡聚氨酯填充到止水帶外側所有空隙;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繼續(xù)向變形縫外側灌注聚氨酯灌漿料,將原防水層與變形縫兩端的結構間空隙填充密實,使外界水無法在原防水層與鋼筋混凝土結構板之間竄水。
(7)外側灌注結束后,基本看到不會再有水向內部滲漏,這時再在變形縫的內側灌注德國***進口PUR-3102、3100發(fā)泡聚氨酯,使沉降縫內的止水帶完全包在發(fā)泡聚氨酯止水劑中。發(fā)泡聚氨酯具有遇水發(fā)泡的特性,能完全填充止水帶外側及內側的縫隙;同時發(fā)泡劑也會滲透到附近的結構裂縫內,將變形縫及結構填充密實,達到結構防水的效果。
(8)然后再向變形縫內部嵌填遇水膨脹止水條,使止水條密實地嵌入縫內。止水條為橡膠彈性制品,具有與結構良好的粘結性能;同時能抵抗結構的剪切變形。止水條的外側填充剛性防水材料“堵漏寶”,將止水條擠壓到變形縫內,在橡膠止水條表層形成保護層。
(9)為防止結構變形縫后期的再次變形,還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填充到變形縫內部。雙組分聚硫彈性密封膏能抵擋結構后期的沉降變形。
(10)以上防水層施工完畢后,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確定防水層起到防水效果后,在結構變形縫的外側,剔槽鑲嵌外貼橡膠止水帶,作為較后一道防線。
(11)較后恢復變形縫外側裝飾扣板。
穿墻管周邊滲漏處理方案:
穿墻管部位滲漏在外墻埋土較深部位,采取內部堵漏處理是比較可取的,這樣能既經濟又快捷地解決問題。
處理步驟如下:
(1)首先鏟除滲漏穿墻管周邊抹灰層至結構表面,鏟除范圍為管徑周邊300mm寬。
(2)沿著穿墻管周邊打孔,打孔點距管壁5至10cm,按傾斜45°角鉆孔,每根穿墻管周邊鉆孔個數不少于4個,每個灌漿孔沿管根等距埋設。
(3)在鉆好的注漿孔內埋設注漿管,接通注漿機,按照注漿機壓力表顯示的數值,向結構內部灌漿,達到所有結構裂縫灌漿飽滿后,停止注漿。
(4)注漿結束后,將注漿管割除,采用“堵漏寶”封堵注漿孔,在管根周邊結構面剔V型槽,先向槽內嵌填“堵漏寶”,然后外側嵌填密封材料。
處理做法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