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真鴨(包括由于個體大小和體形原因而被不正確地稱為雁的幾種鳥)與天鵝和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鳥每年換羽兩次;雌性每窩產卵數(shù)較多,卵殼光滑;兩性的腿上覆蓋著相重疊的鱗片;叫聲和羽毛顯示出某種程度的性別差異。所有真鴨,除翹鼻麻鴨和海鴨,都在頭一年內性成熟,僅在繁殖季節(jié)成對,不像天鵝和雁那樣成熟較晚且終生配對。
選擇鴨苗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選擇由父母代做種鴨孵化出來的鴨苗。而不是選擇用商品代做種鴨孵化出來的鴨苗,因為現(xiàn)在市場上存在很多用商品一代、商品二代做種的,它的價位雖然比較低,但是它孵出的鴨苗質量比較差,主要表現(xiàn)為生長速度比較緩慢,大小均勻度比較差,料肉比比較高,成本也就比較高。
其次,鴨苗外觀的選擇也有很多學問。挑選時要注意觀察以下幾個地方:
一是看它的眼睛,眼睛是不是能正常地睜開,是不是很有神。鴨苗如果是父母代營養(yǎng)不好或者是孵化的條件不好,技術不過關,它的眼神可能暗淡無光。
二是看它的嘴巴和四肢是否紅潤光滑。
三是看它的肚臍,正常鴨苗的肚臍蛋白蛋 [1]
四是要注意防治鴨子的腿軟病,或者說是”鴨癱風“。
鴨是雁形目鴨科(Anatidae)鴨亞科(Anatinae)水禽的統(tǒng)稱,或稱真鴨。鴨的體型相對較小,頸短,一些屬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體后方(如同天鵝一樣),因而步態(tài)蹣跚。大多數(shù)真鴨(包括由于個體大小和體形原因而被不正確地稱為雁的幾種鳥)與天鵝、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鳥每年換羽兩次,雌鳥每窩產卵數(shù)亦較多,卵殼光滑;腿上覆蓋著相搭的鱗片;叫聲則顯示出某種程度的性別差異。
進行選擇
(1)產蛋力。產蛋力同鴨的成熟期和換羽期的早晚、蛋的重量等因素有關。一般開產日齡早,換羽遲,蛋型大,產蛋持續(xù)時間長,產蛋力就高,相反,產蛋力就低。
(2)產肉力。產肉力是肉用型鴨選種的重要指標之一,包括體重、生長速度、肥育能力和肉的品質等。因此,選種時應選同群中生長快,體重較大,并符合本品種特征者為好。
(3)繁殖力。鴨的繁殖力通常指產蛋量,受精率,孵化率和雛鴨的成活率等。繁殖力的高低與經濟效益關系密切,繁殖力高則經濟效益大,反之則低。
(4)適配年齡。公鴨的適配年齡鑒于品種不同有所差異,一般為5~8月齡。這期間公鴨精力旺盛,母鴨繁殖力也強。孵化期為2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