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平均粒度為14.2μm的原生碳化鎢顆粒一般分布范圍較寬,且呈多峰分布曲線。但球磨以后,兩種合金混合料的碳化鎢的粒度組成和平均粒徑非常接近。前者0.5-1.0μm占83%,平均粒徑0.4μm;后者0.5-1.Oμm占81.3%,平均粒徑0.41μm。兩者均為單峰分布曲線。
兩種碳化鎢的形貌照片比較,發(fā)現(xiàn)兩種粉末的顆粒形貌相差很大。對回收的碳化鎢而言,有完整的結晶外形,基本上是由完整的單顆粒組成,形狀多為棱角圓滑的三角形和長條形…且顆粒比較均勻。
對原生的碳化鎢而言,多為不規(guī)則的大顆粒聚集團粒,晶粒之間的界面不清晰,且無完整的結晶外形。由此得知,廢殘硬質合金中的碳化鎢晶粒,經(jīng)過電解分離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其結構更加完整(因為經(jīng)過燒結過程中的溶解-析出作用過程),內(nèi)部缺陷亦較少。這一特征,無疑有益于制取性能優(yōu)良的礦用硬質合金。
鎢金屬廢料貯存于金屬絲制品廠,一般是賣給或轉給化工單位。金屬切削作業(yè)的屑渣所含的大量碳化鎢不予回收,因為用化學方法處理這種料的成本高,鎢品位又低。據(jù)報導,國際冶金公司1974年生產(chǎn)了3624 t以上的碳化鎢粉,其中還不包括市場上購買的廢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