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設施是指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孕婦、兒童等社會成員通行和使用便利,在建設工程中配套建設的服務設施。包括無障礙通道(路)、電(樓)梯、平臺、房間、洗手間(廁所)、席位、盲文標識和音響提示以及通訊,在生活中更是有無障礙扶手,沐浴凳等與其相關生活的設施。
簡單來說,我國稱為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設計,簡稱為無障礙設施。無障礙設施一般包含:
1緣石坡道2人行盲道3無障礙出入口4平坡出入口5輪椅回轉空間6輪椅通道7無障礙通道8無障礙樓梯9無障礙電梯和升降平臺10衛(wèi)生間扶手和抓桿11無障礙廁所12無障礙洗手盆13無障礙小便器14無障礙盆浴間15無障礙淋浴間16浴間坐臺17無障礙客房18輪椅席位19陪護席位(設置于輪椅席位附近,方便陪伴者照顧乘輪椅者使用的席位)20阻擋措施21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22盲文地圖(供視覺障礙者用手觸摸的有立體感的位置圖或平面圖及自文說明)23盲文銘牌(安裝在無障礙設施上或附近固定部位上,采用盲文標識以告知信息的銘牌)24過街音響提示裝置
以及其他一些方便無障礙人士使用的設施。
不同身體狀況老人適用的無障礙扶手形式
隨著老人身體狀況從自理到介助介護的變化,無障礙扶手的形式也要隨之改變。扶手設置的位置和方式依然需要考慮各種身體狀況老人在如廁時的動作特點。
自理老人:
在身體條件較好時,僅需要借助扶手完成起立和坐下等幅度較大的動作,因此可以僅設置L型扶手。而隨著老人身體條件慢慢變差,除了起身和坐下,老人還需要扶手幫助保持如廁時的坐姿,因此需要在馬桶單側或者是雙側設置橫向扶手。如果老人需要借助輪椅出行,那么這個時候扶手則需要能夠讓老人抓住,借力使輪椅向馬桶移動,并將身體從輪椅向馬桶轉移。
介助介護老人:
當老人如廁等行為需要護理人員幫助時,扶手起到的主要作用是給老人身體提供支撐以維持坐姿,因此此時的扶手主要設置在馬桶兩側;同時應該避免扶手給護理人員帶來不便,可以考慮使用活動扶手。如果老人身體條件繼續(xù)變差,保持坐姿非常困難時,可以考慮在馬桶前再設置一個橫向扶手,供老人休息。
如果衛(wèi)生間的使用者情況復雜,也可以選擇通用型的扶手安裝方式,能夠滿足各種身體狀況老人的使用
無障礙扶手有哪些特點?
無障礙扶手顧名思義就是讓不便于行動的人能夠毫無障礙的行動,不至于摔倒受傷。其實它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弱勢群體進行生活基本的自理。相信大家都不愿意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一直被人照顧著吧,很多晚年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自然也是不愿意成為家人的累贅的,于是有了這種扶手的誕生。
無障礙扶手到底有哪些特點呢?首先,為了能夠讓老年人更好的抓握扶手,無障礙扶手采用的是防滑的結構,同時還能夠保持好的舒適度。再者由于這類扶手包括不同的類型,每種類型使用的環(huán)境也不同,為了提高這款扶手的環(huán)境適應性所以這款扶手具有眾多的性能優(yōu)勢,使用的時候不會產生靜電,還容易清潔,甚至能夠耐腐蝕、不生銹。為了符合現代環(huán)保的主題,無障礙扶手還能夠循環(huán)使用,甚至回收,因為它采用的是環(huán)保級別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