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方法
在HI-FI音響器材中,器材的連接是依靠各種接插件來完成的,常用的接插件有以下幾種。音P14。
1.二芯插頭:主要用來傳輸各種器材之間的信號以及作為話筒輸入信號的輸入插頭。按其直徑分為有2.5mm、3.5mm、6.5mm三種。
2.蓮花插頭:主要用于在音頻器材和視頻器材之間作線路的輸入和輸出插頭。
3.卡儂插頭(XLR):主要用于話筒與放大器之間的連接。
4.五芯插座(DIN):主要用于卡式錄音座與放大器之間的連接,它可以將立體聲輸入和輸出信號集中在一個插座上。
5.RCA插頭:RCA插頭主要用于器材中視頻信號的傳輸。
6.F、M插頭:它主要用于視聽器材中射頻信號的輸入輸出。
眾所周知,金屬中銀的電阻率為小,導電性能,但如果使用銀作為發(fā)燒線的制作材料,其價格是非常昂貴的,不是大多數(shù)發(fā)燒友所能接受的。銅作為一種常用的金屬材料,其導電性能較好,使用較為普遍,但由于銅含有較多的雜質(zhì),其中大部分是氧化物,因而影響了銅的導電能力。
很多現(xiàn)場調(diào)音師都沒有理會到音頻與波長的關系,其實這是很重要的:音頻及波長與聲音的速度是有直接的關系。在海拔空氣壓力下,21攝氏溫度時,聲音速度為344m/s,而我接觸國內(nèi)的調(diào)音師,他們常用的聲音速度是34Om/s,這個是在15攝氏度的溫度時聲音的速度,但大家主要記得就是聲音的速度會隨著空氣溫度及空氣壓力而改變的,溫度越低,空氣里的分子密度就會增高,所以聲音的速度就會下降,而如果在高海拔的地方做現(xiàn)場音響,因為空氣壓力減少,空氣內(nèi)的分子變得稀少,聲音速度就會增加。音頻及波長與聲音的關系是:波長=聲音速度/頻率;λ=v/f,如果假定音速是344 m/s時,100Hz的音頻的波長就是3.44 m,1000hz(即lkHz)的波長就是34.4cm,而一個20kHz的音頻波長為1.7cm。
如果遇到這個情況,就應該把音箱向臺后退0.5-1米,讓音箱所發(fā)出來的聲音不能直接射到地面上,而如果可以把音箱移到靠近兩邊的墻壁時,更可利用墻壁的反射制做出更大的音量。80-100Hz這段頻率是很重要的,它是我們肺部空間的共鳴點,也是低音鼓的共鳴頻率,如果是因為不了解界面干擾而擺錯了音箱放置的位置,實在是很不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