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方法
在HI-FI音響器材中,器材的連接是依靠各種接插件來完成的,常用的接插件有以下幾種。音P14。
1.二芯插頭:主要用來傳輸各種器材之間的信號以及作為話筒輸入信號的輸入插頭。按其直徑分為有2.5mm、3.5mm、6.5mm三種。
2.蓮花插頭:主要用于在音頻器材和視頻器材之間作線路的輸入和輸出插頭。
3.卡儂插頭(XLR):主要用于話筒與放大器之間的連接。
4.五芯插座(DIN):主要用于卡式錄音座與放大器之間的連接,它可以將立體聲輸入和輸出信號集中在一個插座上。
5.RCA插頭:RCA插頭主要用于器材中視頻信號的傳輸。
6.F、M插頭:它主要用于視聽器材中射頻信號的輸入輸出。
當我們選擇放置音箱的位置時,很重要的一環(huán)是要注意到音箱所發(fā)出來的聲音是會受到它旁邊的界面影響而造成干擾。例如放在臺口兩旁的主音箱,它們的低音紙盆離開地面及旁邊的墻壁如果是大約在1米的時候,一個4米波長的音頻就會受到這兩個界面的干擾。一個4米波長的頻率是86Hz(344m/s ÷4m= 86Hz),當86HZ的聲音從音箱放出來時,大的空氣壓力在1/4周內剛巧碰到地面及墻壁,再過l/4周就反射回到音箱的紙盆面前,但這個時候剛巧紙盆要后退,原來從地面及墻壁反射過來的大空氣壓力就會被紙盆后退的動作抵消很多,造成失去了很重要的低音
如果遇到這個情況,就應該把音箱向臺后退0.5-1米,讓音箱所發(fā)出來的聲音不能直接射到地面上,而如果可以把音箱移到靠近兩邊的墻壁時,更可利用墻壁的反射制做出更大的音量。80-100Hz這段頻率是很重要的,它是我們肺部空間的共鳴點,也是低音鼓的共鳴頻率,如果是因為不了解界面干擾而擺錯了音箱放置的位置,實在是很不值得的。
比起低頻率,高頻率聲音是比較有方向性的。高頻率的聲音從單元跑了出來后,如果受到物體的阻擋,高音就不能再傳過去,這個是跟低頻率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高頻率的波長是比較短,受到物體阻擋之后不會轉彎,但低頻率的波長是比較長,所以很多時候就算有物體在前面阻擋,低頻率也可以轉彎過去。例如有些專業(yè)音箱的設計是把一個高音號角放在它的低音單元前面,但對這個低音單元所發(fā)出來的低頻率,它根本就看不到前面是有什么東西阻擋聲音似的,所以低頻率可以照樣傳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