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屬是在地殼中含量較少、分布稀散或難以從原料中提取的金屬,如鋰、鈹、鈦、釩、鍺、鈮、鉬、銫、鑭、鎢、鐳等。按其物理、化學性質及生產方法上的不同可分為:(1)稀有輕金屬,如鈹、鋰、銣、銫等;(2)稀有貴金屬,如鉑、銥、鋨等;(3)稀有分散金屬,如鎵、鍺、銦、鉈等;(4)稀土金屬,如鈧、釔、鑭、鈰、釹等;(5)難熔稀有金屬,如鈦、鋯、鉭、釩、鈮等;(6)放射性稀有金屬,如釙、鐳、錒、鈾、钚等。
稀土
稀土由16種自然元素(鈧、釔、鑭、鈰、鐠、釹、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镥),以及和一個合成元素(钷)組成。自然儲量超過1.5億噸,可開采儲量超過0.88億噸。我國儲量居世界。供應量占全球總量的80%以上。用于制造復合材料,鎂、鋁、鈦等合金材料,被形象地比喻為“工業(yè)味精”。
釩之所以用于鋼鐵中,是由于釩能與鋼鐵中的碳元素生成穩(wěn)定的碳化合物(V4C3),可以細化鋼的組織和晶粒,提高晶粒粗話溫度。顯著提高改善鋼鐵的性能。可加大鋼的強度、韌性、抗腐蝕能力、耐磨能力和承受沖擊負荷的能力等。
稀有金屬礦產資源用途廣泛,尤其是在宇航、原子能、電子、國防工業(yè)等高科技技術方面應用廣泛。鋰的同位素6Li是制造氫彈不可缺少的原料,在核反應堆中鋰作控制棒冷卻劑和傳熱介質,常用作飛機、火箭、潛艇的燃料等;金屬鈹被用作原子能反應堆的防護材料和制備中子源、高能燃料的添加劑等;鈮、鉭用于制造電子計算機記憶裝置、超導合金制造大功率磁鐵等。